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乘风而起 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2023-04-09 08:4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策划/黄康生 采写/记者林宇云

俯瞰宝钢湛江钢铁。 记者 郎树臣 摄

坚持制造业当家,深耕特色优势农业,文旅融合蓬勃发展,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如今全面推进、积厚成器,湛江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显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力。

2022年,湛江经济稳中有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12.56亿元,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1006.7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总量居粤东西北首位;进出口总额624.8亿元,增长14.7%,增速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湛江坚定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湛江“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和“与海南相向而行”的重大使命,紧紧把握省支持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大机遇,以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深度融合为引领实现动力变革,以加快大园区建设、推进大文旅开发、深化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实现后发赶超,力争各项主要工作指标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奋力谱写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广东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上一颗闪耀的明星正冉冉升起!

霞山观海长廊,鹭鸟在红树林中嬉戏。记者 郎树臣 摄

坚持制造业当家

4月1日,湛江钢铁氢基竖炉完成炉壳吊装,进入炉顶结构安装高峰期,全体建设人员朝着今年底项目建成的目标铆足干劲。中科炼化喜报连连:特色产品乙醇胺出口多国;两个聚丙烯新产品成功试产;东兴分部今年一季度实现工业产值83.43亿元,实现“开门红”……

近年来,湛江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扎实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702.95亿元,占规上工业的69.8%。

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建设。巴斯夫供图

随着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达产增效,我市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提质,助推全市工业平稳发展。

2022年,全市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达1118.28亿元,实现增加值397.84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9.5%。在中科、中冠、宝钢化工等企业拉动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增长27.1%,拉动规上工业增速1.0个百分点。在湛江钢铁3高炉投产的拉动下,绿色钢铁产业集群实现产值700.87亿元,增加值150.18亿元,增长31%,拉动规上工业增速3.8个百分点。围绕“专精特新”发展,廉江小家电产业集群获得工信部首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是全省获批的5个产业集群之一。

中科炼化东兴分部厂区。记者 刘冀城 通讯员 黄梅 摄

大企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湛江重视制造业企业培优提质,“小升规”工作取得新进展。2022年,粤海饲料深交所主板上市、欢乐家公司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梯度培育省级创新型、专精特新及国家“小巨人”等优质中小企业138家,数量为前三年累计总量的3.5倍。2022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家,新增数量创近3年新高。

3月28日,湛江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印发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的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亮出未来五年湛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施工图”,吹响了全力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号角。

未来五年,我市将突出制造业当家,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打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园区载体提质增效、招商机制优化、优质企业培育、企业收入倍增、营商环境提升等政策“组合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结合我市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壮大钢铁、石化、新能源及农副产品加工优势产业,打造四大千亿级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集群能级。

宝钢湛江钢铁热轧车间。记者 郎树臣 摄

深耕特色优势农业

从3月31日起,“广东菠萝号”开启为期一个月的环京城游,让首都市民和全国游客领略广东菠萝的魅力。

近几年,在“12221”市场体系推动下,徐闻菠萝连年产销两旺,让果农收获满满的幸福感。2022年,徐闻菠萝喜获丰收,鲜果产量历年最高,约79.6万吨;鲜果产值历年最高,约25亿元。

湛江是传统的农业大市,长期以来,粮食作物、热带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前列,水产养殖规模和产值均稳居全省第一。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湛江因势而为,把特色优势农业深挖盘活、深耕细作,使其变成了“香饽饽”。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领跑全省;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量居全省第一;“徐闻菠萝”“吴川烤鱼”等品牌闯出了一片天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亮点纷呈,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今年初,央视王牌栏目《经济半小时》播出“金鲳鱼:游进消费新蓝海”。这条金鲳鱼,就来自湛江。湛江金鲳鱼年产量达10万吨,占全国的40%,被誉为“中国金鲳鱼之都”。这条“鱼”间接带动当地从业人口近100万人,创造总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

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和企业不断创新,金鲳鱼“游”进了红火的预制菜市场。2022年6月10日,湛江被授予“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称号。目前,湛江近20家水产企业发展预制菜品类20余个、品种近500个,总产值40余亿元,其中金鲳鱼预制菜产品200多个。

3月29日,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其中,广东湛江对虾、金鲳养殖基地榜上有名,被列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原料基地”。

目前,湛江初步形成了农产品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发展的良好格局,全市农海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000多家,年产值600多亿元。

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湛江积极推动水稻、水果、水产等农海产品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既有效发挥“三农”稳定器、蓄水池功能,又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中科炼化工程师检查机器运行状况。记者 刘冀城 通讯员 林江海 摄

文旅融合蓬勃发展

华侨城欢乐海湾文旅综合体等项目扎实推进,湛江文化中心“三馆”主体结构封顶,霞山区、麻章区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雷州市足荣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近年来,湛江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精文旅产业,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

红树林万鸟齐飞震撼人心、特色年俗文化引爆人流、肥美的海鲜让人垂涎欲滴,更有“菠萝的海”、赤坎老街、“南极村”等众多“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房车及游客选择到湛江旅游,使湛江成为了火热的旅游目的地。

截至目前,湛江共成功创建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发展步伐再提速。数据显示,今年各大节假日湛江最受欢迎的景区排名里,金沙湾滨海休闲旅游区“霸榜”,滨海旅游热在湛江持续升温。

“夜经济”已成为湛江文旅一张亮丽名片。夜幕降临,荣盛中央广场“天光街”及金沙湾等景点热闹起来。沿着海滩漫步,一路上美食摊档升腾起“烟火气”,各式美食及手作、文旅纪念品应有尽有。

雷州附城镇蜿蜒延伸的红树林。 记者 张锋锋 摄

红树林生态游正成为湛江大文旅开发的新名片。当前,湛江正建设独具特色的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将红树林要素融入大文旅产业链,助力打造“红树林之城”。各县(市、区)对红树林景区、红树林资源开发及旅游配套设施等情况开展摸底调研,挖掘红树林资源,制定保护开发方案,为打造“红树林生态旅游目的地”打下基础。

为打响湛江文旅品牌,湛江组织开展一系列重点文旅活动,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全力激活文旅市场。

3月22日,相约红树林之城——首届广州·湛江文化产业发展对话在湛举行,成为湛江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湛江文旅“走出去”的尝试;3月28日、30日,“2023广州湛江文旅推介会”相继在柳州、桂林举行,向广西群众发出“双城游”邀约。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湛江以大文旅的理念推进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产业招商、重点项目建设等,将积极培育“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新业态,开发一程多站旅游线路产品,推动全域旅游创建全面开花。


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一期工程。 记者张锋锋 摄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坡头区龙王湾畔,在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一期施工现场,10栋高大建筑整齐矗立,大部分主体建筑已拆除外架,寓意“海上栋梁”的建筑设计落地为实。工人们在进行扫尾工作,为今年6月完工交付使用作最后冲刺。

作为湛江向深海挺进的重要科技平台,湛江湾实验室立足本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重点进行深远海养殖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研究,培育百亿级养殖产业集群,结出丰硕研究成果。

为打造新兴产业高地,湛江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中心。2022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总数达470家,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64家,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总数突破460家,技术合同登记额超1.3亿元。首个院士工作站(海洋勘探地球物理探测装备研究林君院士工作站)和首个院士工作室(海水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刘少军院士工作室)挂牌落地,中国中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海洋中药分中心落户湛江。湛江国家高新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建成湛江高新产业园孵化器(众创空间),中国软件、鸿博微电子等14家企业入园孵化。

徐闻外罗海上风电项目二期风电机组吊装完成。记者 李嘉斌 摄

数字产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22年,5G基站总数居粤东西北第一。“粤西数谷”大数据产业园加快规划建设,“数衍可信域”项目在数博会第一届中国大数据大赛中获得数据要素流通赛道一等奖,全省首个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创新应用的数据产品“全联进贸通”完成线上交易。

绿色产业走在全省前列。建成4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陆上风电并网规模约140万千瓦,光伏发电并网规模达到153.5万千瓦,全省均排名第一。雷州、遂溪已成功列入国家整县(市、区)屋顶光伏试点项目目录。

新兴产业是湛江后发崛起的新优势。3月28日召开的全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做大新兴产业作出具体部署。未来,湛江将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引进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软件信息与服务等战略新兴产业,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后劲。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何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