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徐闻古港入选广东考古游径

古港焕发新活力,推动大文旅融合发展

2023-06-16 13:43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顾天舒

6月15日,记者从湛江市文广旅体局了解到:由该局推荐的考古资源点“徐闻古港”,入选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最新推荐的“广东考古游径”,成为我市乡村游、研学游、自驾游的又一品牌和亮点。

海丝古桥。

徐闻古港入选广东考古游径

据悉,此次活动“串珠成链”形成四条广东考古游径线路:珠三角考古游径、粤东考古游径、粤西考古游径、粤北考古游径。共有12个地市24处重要考古资源点入选,其中大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资源点的考古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明清时期,跨越了数十万年的时光。

粤西考古游径,途经的考古资源点包括江门上川岛大洲湾遗址、“南海Ⅰ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茂名隋谯国夫人冼氏墓、以及湛江徐闻古港。该游径沿着粤西优美绵长的海岸线,以水下、沙丘、古墓等丰富的考古发现为主线,串联汉、隋、宋、明等不同年代的考古遗产和文化地标,唤醒粤西鲜活的历史记忆,弘扬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的传统、面向海洋的开放传统,彰显粤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徐闻古港遗址位于徐闻县南山镇二桥村委会二桥、南湾、仕尾村,在徐闻南山镇西南一处呈小半岛形的海岬上,距现徐闻县城约十公里左右,东为粤海铁路通道轮渡码头,西临城北乡华丰岭,北为那干溪,南临大海峙三墩。该遗址丘陵地貌,临海高岸海拔约十余米。附近港湾濒连,有南山镇、三墩港(古讨网港)、港头港、毛练港、华丰港。那干溪自二桥村后流出东岗洋入海、淡水供应长年不断。气候温和,潮汐为“半月流东半月西”。

徐闻古港是古代东西方海上通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有着厚重的历史印记。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船只从这里出发,翻开了中国海洋对外贸易史的第一页。根据《汉书·地理志》的文字记载,船队从徐闻、合浦等港口出发,前往东南亚、南亚,最远到达斯里兰卡等地,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最完整的记述。

徐闻古港特色龟背石。 组图为资料图片

成为我市研学游乡村游又一亮点

直到今天,在徐闻古港还可以看到一个汉代八角航标灯座遗址。该灯座用大青石凿刻而成,宽达2米,形状像个八角灶台。据专家考证,这个八角航标灯座,正对着古代的徐闻港,上面原本竖立了标杆,为当时往来的航船指引方向。徐闻县的一处海湾有三座花岗岩小海岛,被称为“三墩”。放眼望去,三墩连环,犹如三块玉璧,浮在蓝天碧海之间,是一处避风的天然屏障。在汉代时期,这里曾经是船舶优良的避风港。除了三墩,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海丝古桥、汉街、状元门、候神岭、靖海神犬等,处处透露着古老的气息,向人们诉说着两千年前那段古老的历史,让人穿越时空、穿梭古今。

除了徐闻古港,湛江的雷州窑址群、西厅渡码头曾于2021年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第二批)名单。在广东历史文化游径、考古游径的推荐指引下,我市的文物保护成果将再次成为乡村游、研学游、自驾游的关注点,吸引游客前来开展内涵丰富的考古历史文化乡村旅游,从厚重的历史中汲取丰厚滋养。在我市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对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的持续努力下,我市的文物、历史遗址一次次焕发新的生命,源源不断为我市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何杰
值班编委:郑时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