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劳新力:组网架桥连“孤星”

2023-06-23 09:4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林小军 李亚强 通讯员董哲

劳新力在作业中。 海油供图

5月20日,“海油观澜号”风电平台在南海西部文昌海域与中海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文昌油田群电网成功并网发电,随着三幅巨大叶片缓缓转动,这座矗立于碧海蓝天间的“白色巨人”将徐徐海风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再由深埋海底的动态海缆送入文昌油田群电网,为这片海域大小13座油气平台夯实绿色生产“底气”。

作为这一重要时刻的见证人之一,此时此刻,该公司设备资深工程师劳新力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多年来推动海上平台电网“一体化”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海上风电的加入将使这张“网”变得更加绿色、智能、牢固。

“海上油气田电网‘一体化’是提高平台用电稳定性的有力保障,目前,公司已成功组建涠洲、文昌两大区域电网,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劳新力不时挥动的手中仿佛握有一支无形的“画笔”,将电力组网的美好蓝图清晰地勾勒出来。

攻坚,他入深海探明珠

燃气轮机组又称透平机组,因其工艺先进、技术复杂而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劳新力第一次尝试将这颗明珠“握在手中”是2008年,彼时的涠洲作业公司各平台均建有自备电站,但看似数量繁多的电站却面临着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一旦单台机组出现故障,其余平台电站无法互相支援。

“独木难成林,单个电站抗风险能力弱且维护成本高,因此我们一直尝试将发电机组‘串珠成线’。”劳新力说。

然而,将“脾气秉性”各不相同的机组“串”在一起,放眼国内都无先例可循。不仅如此,出身机械专业的劳新力,为补齐电气知识短板,常伏案于堆满专业书籍的书桌上埋头苦学。

随着项目推进,劳新力写下近10万字的技术总结,这个电气专业“门外汉”化身电网“内行人”,解决20余项技术难题,让涠洲海域26座装置、18台发电机组在两年内成功并网。

组网成功后,劳新力更加坚定握紧握牢透平机组这颗“明珠”的决心,牵头成立动力专业技术攻关团队。他们累计完成220台套机组自主年检、34项国产化改造成功实施,接续完成了很多以前难以实现的作业,多个“首次”不仅创造高达4820万元的经济效益,还一举打破国外公司长期垄断。

组网,他汇微光成星河

夜幕下,文昌海域13座生产平台宛若散落海面的点点繁星,海面之上,平台之间“隔海相望”,海面之下,这些平台又通过数条海底电缆“同气连枝”,“汇微光成星河”,便是对文昌海域电力组网的形象诠释。

有了此前涠洲电网的经验铺垫,文昌电网项目在构化阶段较为顺利,但不同于此前涠洲电力组网,文昌海域各平台分布散远,且电网中原油机与透平机组并存,因此“组网”之路问题更加复杂。2019年初,劳新力以项目经理的身份着手推进文昌海域电网“一体化”,彼时涠洲电网的“参与者”已是文昌电网的“领头雁”,他不光着眼细节,凭借扎实基础把关技术方案,更要从大局出发,紧盯新老文昌合并运营改造契机,见缝插针完成文昌13-2B 平台、文昌9-2/9-3平台、文昌13-6A平台等6个海上生产装置的电网适应性改造,同时又利用短短3天的台风窗口期,协调“三合一”配电间吊装至文昌13-2油田。

2022年9月,4条35千伏输电海缆宛若水下蛟龙,将文昌海域13座平台紧密连接。

追光驭风,他送春意入万家

初春的涠洲岛绿意盎然,但在涠洲终端光伏建设场地,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作业景象:厂区内数百名工人将上千块太阳能光伏板鳞次栉比地排列在终端建筑屋顶及部分草坪区域,这些光伏板将岛上丰富的光能资源收集起来,再将其转化为“绿电”点亮涠洲岛上的千家万户。

针对国家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总体要求,公司决定尝试打造海上油田低碳供电新模式,而劳新力等人也将目光瞄准了海上取之不尽的光能、风能资源,并以涠洲终端和文昌海域为落脚点,尝试打通一条风、光、储一体化的新能源和海上油气田开发高度融合道路。

涠洲终端光伏项目施工期间,面对物料上岛难、厂区内施工安全风险大等各种难题,劳新力搭好“沟通桥”,协调多方加速施工,甚至换上工服,和工人们一起铺设光伏板。最终他和团队仅用32天便顺利完成总面积约360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4.519兆瓦的电站施工及发电并网调试工作。

“这些光伏板平均每年可向涠洲岛及附近平台提供绿色清洁能源517万千瓦时,我们成功将涠洲岛的春光送进居民家中,送到海上平台。”劳新力语气自豪。

2023年3月,国内首个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海油观澜号”完成陆地建造,即将启航南海。对此,劳新力心中喜忧参半,他深知海上风力不稳定会导致风电平台发电量波动,从而直接影响文昌海域电网稳定性。为此,劳新力一方面提出扩容文昌电网,以此降低风电波动对电网影响;另一方面,他与动力室团队深入钻研,反复实验,创新提出新能源与常规天然气发电机的“自耦合控制技术”。该技术确保风电不发电时,系统能够在毫秒内响应并依托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EMS)精准调整燃气轮机组输出功率。

“就好比接力比赛中的接力区,透平发电机要保持一定速度慢跑。当风力发电量变化时,它可以迅速响应,输出对等电力。”劳新力的解释鞭辟入里。

随着风、光、储一体化的实现,公司海上油气田电力组网已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取得长足发展,而劳新力也将在电力组网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擘画蓝图。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