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水厂利用闲置屋面空间安装光伏发电板。
盛夏时节,记者在吴川市自来水公司白庙水厂看到,该水厂建筑物屋顶及水池池面架起的一排排蓝色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特别耀眼。据了解,这是新能源发电设备,当地水厂利用屋顶及池体空间,布设光伏发电设施,每年节省电耗24万千瓦,相当于减排约2430吨二氧化碳。
据悉,吴川市自来水公司白庙水厂一直是 “用电大户”,电能消耗约占水厂生产成本的30%以上。该公司在开展“竞标争先”“比学赶超”行动中,以“比”的精神,“争”的干劲,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充分利用白庙水厂建筑物屋顶及水池池体面积的优势条件,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开启“水厂+光伏”模式。走进白庙水厂,只见水池池面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工作人员正仔细清理光伏板。这是吴川市第一个“水厂+光伏”模式的光伏项目,该项目装机总容量为1800千瓦,其中一期为1242千瓦,已于今年4月建成正式并网运行,二期558千瓦将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年底完工。
“‘水厂+光伏’的模式对于我们企业来讲,优势是相当明显的,既不额外占用水厂土地,也不影响正常运营,还大大提高了水厂的空间利用率。”吴川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保障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上,布设光伏发电设施,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供电模式,实现水厂生产、办公用电全覆盖,每年可节省电耗24万千瓦。通过实施“水厂+光伏”项目,让绿色清洁的电能与供水相结合,实现了节能减排、绿色低碳。
据介绍,节省电耗24万千瓦,相当于可节约发电燃煤约972.4吨,减排约2430吨二氧化碳,减少森林砍伐13.3万棵。同时,在节能降耗的同时生态效益显著。光伏设备对水池形成有效遮挡,能有效抑制藻类生物生长,更好地提升水质,减少净水池的清洗频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净水”的效果。
据悉,吴川市自来水公司白庙水厂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供水范围覆盖全市15个镇街,日常生产耗电大。如今架起光伏板,自来水厂也能发电了,从“用电大户”到“发电高手”,每年可节约用电成本10%左右。目前,该公司借势“水厂+光伏”走上一条向资源节约型工厂转变的绿色低碳之路,为该市各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引领与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