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CCUS系统总览图。
记者7月18日从市发改局获悉,我市立足地质条件、产业优势以及湛江湾实验室共建单位中海油海上作业等优势,把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湛江湾实验室重点培育方向,奋力推进埋碳增油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动湛江CCUS产业发展,为实现粤西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CCUS技术是国际能源署提出的重要人为减碳措施。该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从相关排放源捕集并分离出来,输送到海洋、油气田等地点进行长期封存并加以利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据国外工程示范表明,注入玄武岩地层中的二氧化碳在不到2年之内可矿化为碳酸盐岩,展示了巨大的降碳前景。而雷州半岛广泛分布玄武岩地层,具备百亿吨的矿化封存能力。除此之外,湛江近岸乌石油田群先天具有封存油气的地质条件,有得天独厚的近源埋碳优势。
湛江CCUS集群规划通过一期大唐雷州电厂-乌石油田群实现近源埋碳,二期东海岛-雷东凹陷大规模咸水层封存,同时开展玄武岩矿化封存,率先孕育广东降碳产业集群,占领海洋CCUS技术和产业制高点,助力粤西实现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煤电,带动新兴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省发改委、市发改局大力支持湛江CCUS先行先试,力争把湛江CCUS集群列入广东省CCUS发展规划。
为加快推动CCUS产业发展,我市充分发挥湛江湾实验室平台优势,串联上下游,走访省内外相关单位20家,调研企业需求和存在问题。去年,联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英广东(CCUS)中心共同在湛江举办广东省碳中和CCUS创新论坛,邀请4位工程院、科学院院士共同为粤西CCUS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有效提升了湛江在海洋CCUS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氧化碳埋藏与驱油示意图。
培育CCUS产业,技术突破是关键。当前,市财政预算约8千万元支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研平台建设。建成后的CCUS实验平台集二氧化碳封存与驱油、耐腐蚀固井液、超临界二氧化碳腐蚀防护、海上碳封存监测设备研发、海上碳封存工艺测试为一体,设备条件有望达到省内领先,为海洋CCUS领域实验测试、产品研发、装备测试与中试创造有利条件。
湛江湾实验室CCUS团队奋力推进技术研发,成果丰硕。竞争性获得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1项,横向课题3项,合计科研经费1993万元;研发复杂断块油藏二氧化碳驱油适宜性评价技术、海上规模化碳封存地质体优选技术、多相多组分封存-运移模拟技术等,技术水平达省内先进;已在实验室合成了超临界CO2缓蚀剂,研发高性能生态钻井液产品已进入市场销售,海洋气体组分监测设备已完成中试。未来,随着近海CCUS工程应用的加速发展,将孵化一批高科技公司,有望创造年产值超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