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硬底化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乡村洋楼整齐美观,一座座文化小广场筑造“党建大阵地”,一项项富民产业落地开花……7月12日,走进廉江市石角镇木马村,一幅农民富足、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木马村位于鹤地水库岸边,是一条纯移民村,近年来,木马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模式,狠抓人居环境整治、产业振兴、社会治理等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先后被评为“廉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湛江市文明村”“湛江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广东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村”。
木马村村道小院整齐有序。记者 欧阳泽 摄
干群合力共建美好家园
“看着村里的小公园一天天建设起来,村道小院整齐有序,卫生环境不断提升,我们村民的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63岁的村民陈姨告诉记者,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如今木马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木马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实施“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党建+生态环保”模式,引领带动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村党支部书记罗周元将自家屋地让出,用于村道重新规划修建。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提升村中硬件建设。
驻队帮扶添活力。2021年以来,木马村依托广州市白云区驻廉江市石角镇帮镇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力量,实施村容村貌提质工程,在前期实地走访群众,调研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改造计划,推动完成道路平整、18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四小园”改造、篮球场改造和党建文化公园建设等工程,乡村风貌得到全面提升。
为保障村容村貌常洁常新,木马村党支部还将全村划分为5个卫生责任区,将全体在家党员纳入各个卫生保洁责任区,设置15个党员责任岗,实行党员联户制度,每个党员联系15户群众,负责宣传教育和督促带领群众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产业赋能助推乡村振兴
木马村的“颜值”不断提升,要提高村民的生活,更需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木马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产业振兴,带动村民致富。
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党员干部罗周元、许广波、罗建寿等“红色头雁”做表率,承包山岭种植荔枝,种植荔枝200多亩,建设了18个党员荔枝种植示范岗,带动全村群众纷纷承包山岭发展荔枝种植产业。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全村已发展家庭果园260余个,种植水果2770余亩(其中荔枝2250亩,木菠萝70亩,杂果50亩),生态环保猪10000余头,果园内养“三鸟”20000余只。
为进一步提高荔枝种植经济效益,木马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大力改良荔枝品种,将原效益较低的黑叶品种改良为效益较高的妃子笑、鸡嘴、桂味品种,改良面积达2200多亩,其中妃子笑2000多亩、鸡嘴荔100多亩、桂味200多亩,还培育出优质荔枝新品种—蜜糖荔,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
产业有了,销路怎样打通?木马村积极探索与相邻的化州市陴口村、留村和红湖农场十二队、红阳农场三十五队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组织党员、群众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荔枝销售,拓展荔枝流通销售渠道,解决群众荔枝销售难问题,形成木马村线下线上高度融合的荔枝销售运营体系,每年销售荔枝总额高达1300多万元,解决了木马村及附近村庄荔枝销售问题,进一步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产业发展。
创新模式化解治理难题
“现在村里有了‘五老理事会’和‘乡贤理事会’,我们村民间有矛盾,就有了说理的地方,大家坐在一起调解,真正做到了矛盾不出村。”村民罗叔告诉记者,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村民邻里关系更和睦了。
积极实施“党建+社会治理”模式,木马村积极构建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村民小组实施、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并积极实施网络化管理,将全体党员干部编入网格进行管理,让党员干部在社会治理中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切实抓好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村党支部积极组织村民成立“五老理事会”“乡贤理事会”,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村长”、老先进、老教师及乡贤等社会人员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激发村民自治活力,积极构建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化解调处群众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等各种纠纷,每年均成功调处矛盾10多起,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积极推动修订“村规民约”,木马村还对移风易俗、家庭美德、文明习惯、诚信守法、环境保护等5大类12项内容进行了重新修订,使村民自治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村党支部和党员大力开展法律法规、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宣传,带领村民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