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上好思政课 传承红树林精神

2023-09-03 08:1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李湘东

湛江日报9月2日报道,随着秋季开学,全市中小学思政第一课选择通过观看红树林宣传片,请老师讲述红树林故事,进行生动的红树林精神教育。

红树林是“国宝”,是湛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靓丽名片,是湛江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红树林精神突出体现在顽强不屈的意志,激浊扬清的正气,勇于创新的品质,团结奋进的力量。红树林精神呼应湛江发展每一阶段的潮涨潮落,鼓舞激励湛江人启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实现湛江跨越式发展。对中小学生进行红树林精神教育,接地气、有活力,针对性强。全市中小学生思政教育第一课与时俱进,是让生态文明理念在青少年中赓续传承的生动实践。

一谈及思政课,有人就认为这是给大学生开的课程,其实不然。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政课应当涵盖青少年各个阶段,应当从小学生抓起,让思政课如春风化雨般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思政课培根铸魂,培养更多优秀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中小学生可塑性强,接受知识快,要求上进,追求理想和抱负。但可塑性强也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容易受不良思想影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误入歧途。在此阶段他们最需要精心引导,悉心培养,认真灌输各种健康向上的知识,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就是政治育人课,要注重崇德明理、启智润心,在中小学生心灵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吸收正能量的营养,打牢接革命班的根基。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崇高理想信念,走好走稳纯洁高尚的人生之路。

中小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身心和认知发展必须循序渐进,量体裁衣方能合身合体。中小学思政课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实现整体设计并逐步深化。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既注重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又强化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

中小学的思政课要注重改革创新。除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地,前往烈士陵园,走进博物馆,在革命先烈的壮举中读出先辈的赤子之心,看到信仰的巨大力量。湛江市组织以红树林精神为主的思政课,让学生们认识湛江、热爱湛江;从小树立绿色生态文明理念,这是在实践中开拓思政课教学新天地的有效形式。还要组织同学们走进红树林,零距离感受红树林风采,把红树林精神烙印在幼小心灵中。深化思政课教学还要朝着更深更活更新方向发展。要注重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线上线下学习模式,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深入推进教育手段改革,使思政课做到有情、有景、有效,在春风化雨中不断提高中小学生政治素养,在迈步成长的路上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学习生活,在成材的路上走得更稳更好!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