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苏拉”影响,湛江东部沿海出现0.3-0.6米的风暴增水,全市有2个主要潮位站出现超过警戒的高潮位。受“海葵”残余环流和季风影响,湛江普降暴雨局地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为163.7毫米,降雨最大值为吴川市杨梅站335.0毫米,吴川市袂花江等3条河流出现超警洪水,鹤地等2宗大中型水库超过汛限水位。
面对汛情,市水文局按照省水利厅、省水文局和湛江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把防风防汛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全面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工作,为水情预警预报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提高政治站位,提前部署
应急响应启动前,市水文局主要领导先后召开水文测报工作会议、水情会商业务能力培训会议,提高了县级水文中心雨水情监测、预警预报和水情会商水平,会上对防御台风各项工作提前部署,要求全面加强雨水情监测、会商研判、预警预报、洪水抢测、后勤保障等工作。水情科组织人员对遥测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处理遥测站故障,确保雨水情监测信息及时准确,预报人员优化暴雨-水位涨幅查算表,预测预报成果能动态显示,为每个水文站准备2套及以上洪水预报方案。测报中心按照《水文应急设备准备清单》,有序做好水文测报应急监测准备。各水文测站提前对测验设备设施、安全生产落实情况、备用电源及燃料进行检查。
加强会商研判,做好“参谋”
该局领导多次参加市委、市政府和三防办召开的防御台风会商。为做好防御台风“苏拉”工作,该局提前4天研判湛江东部沿海可能出现接近或略超警戒水位的高潮位。当九洲江上游降雨与气象部门预报相差较大时,该局建议鹤地水库及时减少泄洪流量,水库水位比原定目标提高0.1米。在防御台风“海葵”和季风影响过程中,该局准确研判鉴江、袂花江、小东江、三丫江、九洲江、龙门河、公和水等江河水情,建议鹤地水库前期预泄,腾空库容1760万方,后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蓄水,为水库防洪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应急响应期间,该局共参加防御会商22次。
强化水文预报,发布预警
根据降雨及江河来水,该局积极开展水文预报和洪水预警工作,及时发布水文预报8期,洪水黄色预警2次,洪水蓝色预警4次。其中,该局提前6小时预报雷州市龙门河、公和水2条中小河流超警,龙门河龙门站洪峰水位预报误差仅为8厘米,公和水杜陵站滚动预报洪峰水位预报误差仅为7厘米。该局提前15小时预报吴川市袂花江超警,根据后期强降水,升级发布吴川市袂花江洪水黄色预警,滚动预报袂花江减洪河站洪峰水位预报误差仅为8厘米,复峰水位预报相差2厘米。同时,该局及时准确的水情预警预报为防汛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吴川市根据该局的预警预报信息,提前转移沿河低洼地群众3170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紧盯水情变化,当好 “耳目”
该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局领导在岗带班制度,水情科全员在岗,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台风发展动向,做好雨水情信息动态监测,及时向市委值班室、市政府总值班室、应急、水务等部门报送雨水情信息。雨水情情况紧急时,该局实行每小时报送1次,连续报送湛江市水情简报、快报11期,吴川市水文专报8期,及时通报湛江港、龙门河、公和水、袂花江超警等重要水情信息,共发送水情简报49期,水情快报12期,县级水文专报25期,实时雨水情预警信息6万余条。
主动抢测洪水,当好 “尖兵”
双台风防御期间,该局组织4个水文应急监测队和5个水文测站,共计投入22人,积极开展洪水抢测工作。应急监测队及测站人员提前奔赴降雨重点关注区域驻守,夙夜奋战在洪水测报一线,在杜陵、龙门、上车、减洪河、遂溪、新联村和石碧等站抢测61份准确的洪水流量数据,并及时报送实测流量成果,为洪水预警预报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