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来一段视频,是徐闻县城节庆活动的情景——登云塔周围,人山人海,舞龙、舞狮、飘色、彩车、游行队伍,以及围观的群众,把登云塔围得水泄不通。
说起登云塔,我们来说说它的前世今生。登云塔又名风塔,其位于徐城街道民主路与东方路“丁字”相交处,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奠基兴建,天启三年(1623年)竣工落成。塔坐西向东,塔体为八棱角台形,占地面积为390平方米,叠七层楼阁式砖塔,高36.41米,每层有内室。体积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底层内室直径3.35米,顶层内室直径1.24米,踏跺(石阶)设在夹墙中,盘旋而登190级可至塔顶。塔身为砖石泥灰沙结构,以砖为主,砌法一顺一丁,每层均有线砖和牙砖相间装饰,坚固美观,经400年风雨,古塔至今风韵依然。登临塔顶不但可以俯瞰全城风光,每逢晴天丽日,还可远眺南海千帆,故“雁塔嘲风”被列为“徐闻八景”之一。此塔建筑工艺奇特,对研究明代古建筑具有一定价值。历代有不少文人游客登临此塔,即兴吟咏。
登云塔又喻为“文笔”,寄托着当地人渴求广出人才,青云直上的美好愿望。若遇雨季,飘雨朦胧之中,人们撑着雨伞,行走在古塔边,那是一幅绝美的意境画,让人有一种“风云起于笔底,心中的惊雷倾泻而出”的感觉。
古塔旁边有两棵高大的古榕和两棵凤凰树,为在古塔下活动的人们遮阳挡雨。每天,附近街坊自觉或不自觉地汇集在古塔下,唱歌的、聊天的、打扑克的、下象棋的、摆小食摊的,三五成群,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徐闻人,无论走多远,其实都走不出古塔遗风,就像黄昏时分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的根。
夜晚降临,万家灯火。“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唐诗里的意境从四面八方涨起来了。天边,那一丝亮光试探着往上升、往上升,最后像是按到了一个开关,那光芒蓦地调皮起来,整个弹跳而出,一时照亮了古塔——那是一轮满月。旁边的云朵原本离得远远的,这时纷纷聚拢过来,上演了一出《彩云追月》。
面对古塔,我思索,人生之旅本来就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我们不必怨天尤人、顾影自怜,而要积极面对困境,笑看云卷云舒。我们每天都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摸爬滚打,偶尔也要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把心绪梳理顺畅,为明天的前进作好打算。当我们在匆匆赶路时,别忘了看看沿途的风光,也许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再次望向古塔旁的凤凰树,一树的繁花,红艳艳的,那是开在灵魂深处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