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赤坎老街的同学可能会很好奇:这儿附近都是街道,并不靠海,可为什么会有十个古码头呢?别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赤坎老街中的“民主路”古时曾被称为“海边街”。顾名思义,街道的周边都是海,当时海水直达现在的民主路。清朝康熙年间“海禁”令被废止后,赤坎的优良港口,吸引福建、浙江、潮州、广州、琼州及本地的商民纷纷从海路或陆路来到这里定居经商。
随着清代商业的发展,辛勤的商民在民主路与大通街、水仙街至井街之间建了10个码头,船只可直泊码头。古码头群是赤坎古代海上交通运输发达、商业贸易兴旺的历史见证。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法国租借广州湾至民国初年,由于赤坎商埠的发展,民主路一带海滩逐渐被围填。古码头群的热闹也逐渐消散,因岁月的侵蚀而变得残破。
这10个古码头自西向东排列着,现在我们沿着石板路依然能找到昔日的痕迹。一号古码头旧址在民主路西端,即如今湛江市晨光小学校门处,因建校需要已改建;二号古码头旧址在大通街西端出口;三号古码头旧址在大通街西段中部,下通民主路;四号古码头旧址在平安街北端与大通街交界处,下通民主路;五号古码头旧址在大通街东段64-66号之间;六号古码头旧址在大通街50-52号之间;七号古码头旧址在大通街10-12号之间;八号古码头旧址在水仙街;九号古码头旧址在南兴街东段;十号古码头旧址在井街口。
如今,赤坎区正全力打造“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赤坎老街修复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原本残破颓败的古码头群焕新颜,迎来生机。游客们到这里可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下“新旧”融合的文化旅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