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南站数字电商科技产业园。
东纯村盘活闲置的农民公寓打造研学基地,岑擎村盘活低效产房打造新兴产业工业园,霞发集团盘活闲置的汽车南站打造成为湛江南站数字电商科技产业园……今年以来,霞山区认真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将“百千万工程”摆在全区中心大局突出位置高位推进,将示范创建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打造,通过抓重点、抓示范、补短板、强弱项、出亮点,探索打造中心城区乡村振兴新样板,引领带动全区33个行政村加快发展,更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湛江南站数字电商科技产业园内,游客在挑选特色农产品,网络直播在推介商品。
一二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百千万工程”的内生动力,今年前三季度霞山各项经济工作取得新进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64亿元,增长6%,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81.5亿元,增长3.1%,增速排名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3.7亿元,增长6.2%,增速排名全市第三。
岑擎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聚焦“特”字抓规划
因地制宜显特色
作为中心城区,多年来,霞山受铁路分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东部区域是老城区、西部区域是乡村面貌的城市发展格局。
如何破解城市空间“割裂”的结构性问题?“百千万工程”正是一次难得之机。霞山区谋定而动,做足前期“功课”,系统梳理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分两批带队赴浙江取经“千万工程”经验,区领导每周带队去示范村调研,进一步明确了“百千万工程”要干什么、怎么干。
聚焦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心城区这一总定位,霞山坚持全区一张图、一盘棋,将区的优势、街的特点、村的资源统筹起来,通过城市辐射带动农村,推动东西部联动发展、区街村一体发展。
区的层面,以“高铁新城”为核心,打造具备不同主导产业和主要功能的七个功能区,其中不同片区都有若干农村分布,以此整体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霞发集团作为平台公司,正在编制功能区规划开发方案,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目前进展顺利,南柳河沿岸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预计今年开工建设。
街的层面,以海头街道为核心,以“城乡共融·绿美霞山”为主题,全面盘活4个示范村约5000亩土地潜力,打造全长约30千米、精品路线为13.6千米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周边旅游、餐饮、住宿、物流、商售等行业发展。
村的层面,坚持一村一策、差异化发展,分类指导城中村、城郊村发展。目前完成了首批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在市自然资源局的指导支持下,近期有望成功实施3宗“点状供地”项目。
东纯生态农业观光园。
聚焦“产”字强带动
发挥优势兴业态
从湛江大道进入岑擎村,两栋崭新的标准厂房映入眼帘。与传统乡村的“绿意”不同,厂房外饰以蓝、白为主,凸显了浓浓的“海洋风”,令人耳目一新。
这里是岑擎村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有12家意向药企准备签约入驻。后方工程车辆施工繁忙,机声隆隆,更多的厂房正在建设当中。
随着华港工业园日渐饱和,以岑擎村为重点深化周边村企的合作成为园区扩园升级的紧迫任务。霞发集团与村企开展战略合作,把55亩村集体留用地盘活起来,改变原有低效产业发展形态,辐射导入园区的大健康产业园板块,明确土地流转、缴纳租金、统一运营、工业上楼的合作开发模式,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标准厂房项目。
“这些地块原先是出租,由于招商困难,无法将土地效益最大化,村集体每年仅有25万元租金收入。而采取现行的国企运营模式,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2亿元、税收1亿元,村集体项目收入将增长至132万元。”村干部说。
岑擎村以西不足2000米的东纯村,则是一派欢乐田园的景象:广场上,数十棵古榕树见证着岁月的流转;稻田里,金黄的稻谷与翠绿的玉米、番薯苗交织成画;生态农业观光园内,无人机在空中巡逻,实时监控着土地的种植情况;显示屏上稻田里的鱼儿清晰可见……
依托三岭山森林公园,东纯村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发展中小学研学项目和“周末休闲”经济。下一步,这里还将谋划研学基地、悠然民宿、房车基地、美食乐园、田园直播等美丽乡村旅游融合项目,打造城市近郊文旅产业。
霞山东南,特呈岛村正在全力探索以全域旅游开发和海洋牧场建设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目前,霞发公司正在深化系统性开发方案,同步盘活特呈岛、渔人码头及周边低效资产资源,引进专业旅游企业进行整体开发,推动特呈岛升级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岑擎村和美岑擎议事长廊。
聚焦“站”字拓思路
做活物流强枢纽
今年3月落下帷幕的湛江市汽车南站,于近日以新的身份——湛江南站数字电商科技产业园“开张”。
一条灯火璀璨的“网红通道”吸引市民游客鱼贯而入。原车站一楼的售票厅和候车区,改造成为展销厅,汇集了品类最齐全的“湛江好物”。廉江红橙、流沙珍珠等湛江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占据展厅前排“C位”,湛江蚝、湛江虾、金鲳鱼等本地海鲜美食自然不会在货架上缺席,各式各样的土特产、伴手礼以及文创产品等应有尽有。亮堂堂的展销厅内,约60名真人主播、AI主播同时在现场直播,带货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市民游客品尝美食、现场下单、体验文创,尽兴而归。
高铁新城落户霞山,将带来海量的客流物流信息流,首先利好的就是电商物流行业,对霞山物流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为此,该区投资近3000万元,完善农村电商体系,盘活闲置的湛江市汽车南站,建设成湛江南站数字电商科技产业园,推动交通枢纽转型物流枢纽。
园区运营方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背靠火车站,配备约4000平方米的中心仓,周边聚集了大量的物流企业,冻仓、保鲜仓、干仓等设施密集布局,总经营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低物流成本是园区的显著优势。未来将系统打造配套电商、仓储、保鲜、冷藏、包仓等功能的二级物流分拨中心,全面衔接各县(市、区)的物流枢纽点位,打造成“买湛江、卖全球”的电商物流大平台。通过直播、集采、展览、体验等线上线下销售方式,努力打造“湛江严选”的地域品牌,系统推销全市名特优产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过百家,电商业务关联企业超2000家,覆盖农海产品、食品加工、工业制造及医药用品类等行业产品近1万种。
岑擎村古官道“铺仔塘”。
聚焦“美”字做文章
绘就宜居幸福景
漫步岑擎村,平坦开阔的柏油马路穿梭于绿树碧水之间。放眼望去,村居错落有致,在墙体彩绘的装饰下显得温馨有趣。家家户户门前小花园、小农场被栅栏整齐围起,生机盎然。村内居家养老服务站、长者饭堂、健康步道、文化楼、篮球场、羽毛球场、小农超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正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享受运动的快乐。
这是霞山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和绿化美化行动,打造美丽人居图景的一个缩影。
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各示范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所有自然村完成干路硬底化建设,各村全部实现通邮、通快递;64个自然村中28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已纳入霞山水质净化厂处理范畴,36个村建有47座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成农村公厕115座、旅游公厕38座;全部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
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霞山区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全区聘请村庄保洁员423名,8个涉农街道33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建成“四小园”204个。
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要干干净净,还要长长久久。霞山区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和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出台农村“厕所革命”奖补工作方案,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积分制”,通过一系列长效管护制度持续巩固整治成效,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岑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
聚焦党建提效能
乡村振兴快步走
霞山区深入实施湛江市基层党建提质年“1+2+6”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快步走。
示范创建,党建领航。霞山区成立了湛江南站数字电商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联合党委,组建示范创建临时党支部,推动党建资源在重大项目建设一线聚集,推动示范创建工作落实到建设一线。同时,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村级后备干部育选管用“春苗”培育计划、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行动等。落实城乡党建共建互促机制,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村聚集。岑擎村通过外出经商党员带动乡贤捐赠、村集体出资等多方筹资方式,先后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环村路、敬老院、文化楼、文化广场等场所。东纯村党支部发动乡贤捐赠太阳能路灯,建设2条村道、谋划建设一批近郊农文旅项目。
党心连着民心。霞山区通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治理体系,搭起基层善治“连心桥”。落实“农村各类组织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制度”“党员联系农户十项机制”“党员承诺践诺制”“党组织和党员评星定级”等工作机制,全覆盖推动示范村93户“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包干联系群众1003户,累计为群众办实事230多项,化解矛盾纠纷63起。
此外,该区还深化大数据应用,打造了乡村振兴示范带可视化平台,把它融入“智慧城市”系统,通过可视化呈现乡村振兴示范带(点)的各类指标数据的综合发展动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下一步,霞山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以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以产赋能、以产兴村,加快推动霞山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打造滨海魅力中心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