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公园。
党建公园里,绿树成荫、移步换景;环村道路旁,墙绘多彩、引人注目;水塘绿地里,水车流转、景色宜人;乡村直播间,“叫卖”声声、货如轮转……11月21日,记者走进吴川市覃巴镇新村,感受这里的乡村振兴新风貌。
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坚持群众主体、优化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兴旺,新村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年来,新村把示范村创建纳入吴川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投入2000万元完成村内污水管道、思源广场环塘路、道路白改黑、藿香基地环境提升、党建公园、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墙体彩绘、水塘环境提升、生态停车场等建设工作。
墙体彩绘提升乡村面貌。
强化党建引领 破解跨市域社会治理难题
为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新村邀请村民代表、群众参与主题党日活动,到茂名根子镇柏桥村、分界镇杏花村和吴川吴阳、兰石等地,学习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经验;建立党群积分制和巷长制,调动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新村与茂名电白小良镇接壤,镇、村党组织会同小良镇、村党组织,积极完善边界党建联络机制,化解了数十年的进出村道路建设问题,打通了两村加速融合发展的民生路、架起了村民间的连心桥,实现了两村治安联防联控。同时,两地通过共享农贸市场、体育、文化、医疗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解决了跨市域社会治理难题。
通过党员大会、群众座谈会、入户走访、慰问等多渠道倾听民意,新村准确把握村民对乡村振兴的期待和要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开展工作。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党员“明职责、亮身份、践承诺”,党员示范带头干,带动群众和乡贤积极参与支持,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推动群众由“要我做”逐渐向“我要做”转变,为示范村创建打下良好基础。
道路宽敞整洁 。
道路白改黑,沿途皆是景。
改善人居环境 新建市场让村民告别买菜难
新建一层约54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解决人口大村没有市场、群众雨天没地方买菜、生活不便的急难愁盼问题;
深化“厕所革命”,改造标准化公厕3间,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普及率达100%;
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化解了近200亩耕地排水不畅、汛期内涝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问题,为推动撂荒地复耕、保障农民种植收益奠定基础。
为了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村近三年分三期实施道路硬化和污水收集工程,累计投入约570万元完成硬底化道路面积1.43万平方米、铺设雨污管网8.5公里,有序推动全村基本实现巷道硬底化和污水收集全覆盖。
为了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果,构建垃圾治理体系,新村探索由民间巷长参与道路管护、环境保洁,发动管片干部、群众、保洁员共同做好公共设施管护。新建垃圾收集点15个,垃圾收集池1个。打造“四小园”11个、主干道绿化提升200米、墙体彩绘1000多平方米。
村内先后实施鱼塘加固大理石围栏、新村牌楼标志性建筑等项目;建成了灯光篮球场、足球场、文体广场、图书阅览室、老人活动中心等场所,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水塘绿地景色宜人。
发展乡村产业 擦亮“覃农巴礼”公共品牌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巩固本土特色产业优势?新村充分利用村内350亩现有鱼塘资源,持续改善鱼塘基础设施和价值,稳步提升鱼塘出租回报率,实现年收益约40万元。
引入南药产业,打造粮药轮作示范基地。新村通过土地流转,引入广东广天梵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新村共建粮药轮作示范基地。目前已试种成功,每亩收益约4000元,下一步将采取企业订单包销模式,推进村集体开展广藿香冬种,为村集体增收注入新动力。
在新村,水稻、花生种植正走上规模化、商品化、市场化道路,农产品价值稳步提升。通过引进种植高端优质丝苗米19香品种、党支部书记试点带头人、帮扶单位消费帮扶等途径,新村打造了“覃巴丝苗米”消费帮扶产品,并纳入镇域“覃农巴礼”公共品牌,为推动全村发展丝苗米产业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