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湛江的海,是一张得天独厚的城市名片,更是湛江人民为之自豪的幸福“家底”!
依海而建、因海而兴、向海而强,海洋这位“邻居”状态如何,直接决定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产业发展、幸福指数。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新报告《2023年贸易和环境回顾》显示,每年大约有11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据估算,塑料垃圾每年导致超过100万只海鸟和10万多头海洋哺乳动物死亡;研究显示,如污染态势不止,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垃圾总重量将可能超过鱼类……海面上、沙滩上的垃圾,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守护好湛江的碧海银滩,责无旁贷、刻不容缓。
“红树林之城”湛江,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净滩”志愿行动。党员示范带头,广泛发动群众,汇聚各方力量,统筹推进海滩垃圾治理,让海滩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原有的自然风貌,打造“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开展“净滩”志愿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人有责更应人人尽责,自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
志愿“净滩”,涵盖“净滩护滩·党员先行”“净滩护滩·文明劝导”“净滩护滩·全民参与”三大行动——
净滩护滩,突出“党员先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国之大者”,深刻理解和贯彻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这个重要任务,带头“净滩”。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主题党日等形式,让“净滩”见行见效。
净滩护滩,强化“文明劝导”。组织各地各单位党员干部和各行业各领域志愿队伍,在重点海滩向来往游客、居民宣传《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环境保护知识,倡导文明旅游,增强群众爱护海滩、保护海洋意识。
净滩护滩,重在“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领域志愿队伍作用,发动广大市民群众,发扬“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精神,常态化参与“净滩”志愿行动,让“净滩”志愿服务和公益行动在港城大地蔚然成风。
三大行动、一体推进,体现着湛江以系统观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志愿“净滩”,既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问题、重点区域采取有力措施,又要以系统观念和全局视角寻求治理之道,强化目标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我们要把开展“净滩”志愿行动与“红树林之城”建设、绿美湛江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其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如此才能收到“既守护最美岸线,又提高文明素养”的“治标更治本”效果。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做到既“说”又“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自觉”。每一位湛江市民,都应弘扬主人翁意识和斗争精神,既要做好自我,又要积极参与监督,以“我爱我家乡、我守湛海湾”的自觉,争当“净滩使者”。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有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让我们更加努力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合力打造“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守护“家门口”的美丽海湾,我们一起来“净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