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花园、果园、茶园、中草药种植园、荷花鱼养殖园……农家庭院建成“增收园”。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截至11月22日,我市发动149个社会组织和团体,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在对口帮扶柳州市的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建设各类庭院经济体325个,依托林木、毛竹、茶叶等主要特色资源大开发,挖掘乡村碎片资源,打造庭院经济实体,拓宽助农增收渠道。
我市坚持扎实推进协作县乡村庭院经济发展,推广我市乡村振兴成熟做法,在帮扶县试点探路。比如遂溪开展的积分制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各地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等做法,先在三个县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农村试点,然后结合当地民风民俗改进,再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得到被帮扶县群众普遍认可。
市县两级乡村振兴部门积极发动经济强村、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以捐赠、投资合作、消费帮扶认购等方式,尊重农民意愿,采取政府政策激励、技术服务、消费帮扶等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在符合用地政策、环保要求等前提下,利用自家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从村庄人口、经济、文化等实际出发,走特色化差异化路子,建设适度规模的园子,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建设的庭院经济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认可并在全区推广。
325个园中,种植园养殖园达到187个,分布在三个县的34个偏远乡镇农村,通过小规模的特色种养,让产品与特色旅游休闲活动对接,打造美食、观光、体验等场景,发挥了灵活多样的增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