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走近城乡最美“摆渡人”|在1000余米航道上见证城乡距离渐行渐近

2023-11-23 10:20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坡头发布

深秋,气温骤降,凌晨5点半的天空还没亮,麻斜村大多数村民仍然酣睡,船长张汉章骑着电动车的声音划破了麻斜渡口的宁静。“上午6点开今天第一班船,过一会儿有到对岸卖水产、蔬菜的村民来过海,人还不少,得早点来为开工做准备。”

坐在驾驶舱内的张汉章,专注观察航道情况。

麻斜渡口,湛江港湾内两岸相距最近的水域,也是坡头区最繁忙的水上交通出口,位于湛江港湾内麻斜海东岸,南面是湛江海湾入口;而直线距离仅1000多米的西面,是湛江市中心城区之一霞山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贸往来络绎不绝……这里航道水深,海面浪静,是天然的深水良港,也是自古以来的军事要塞,交通要道。古往今来,无数坡头人在此过海,往来经商、人情交往,像张汉章这样的摆渡人,也见证着两岸的发展日新月异,城乡距离越来越近。

从麻斜渡口驶向霞山区的轮渡。

专注热爱  三十余年如一日

占尽天然地理优势的麻斜渡口船舶进出繁忙,向来是经商往来的必经之路,早在元朝年间已辟为塞口,清初还设置了炮台镇守海港。为便于安全管理和规范秩序,1986年10月,麻斜轮渡公司成立,属于麻斜村委会村集体企业。公司成立的次年,比张汉章稍晚些,弱冠未满的张国平来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员工,并开启了他36年的航海生涯。

“刚开始来到这里只是当一个检票员,从最基本的干起,经过老师傅一步一步带领和自己学习考证,做了将近10年才成为船长。”几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当年的愣头青如今已是同事、晚辈口中的老船长。对方向的把握和航道情况的预判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驾驶舱内,老船长的驾轻就熟和从容自如全靠多年的经验积累,张国平笑称,双脚踩着船板就像踩在陆地上一样。

接受采访时的张国平。

根据麻斜渡口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麻斜渡口出发到霞山只需航行约7分钟,交通十分便利,村民多从此摆渡过海贩卖农产品,出于实际需要考虑,船只也升级为499吨大型客渡船,行人、电动车、轿车、货车皆可上船过海。轮渡驾驶员每天分两班倒,平均每天输送200多辆车辆,1300人次,节假日、年例等特殊时间节点或增加至400多辆车辆,4800人次。

车辆有序进入船舱。

“随着管理制度逐渐完善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公司经常组织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大家的业务能力,薪资待遇也充分得到保障,真切地感受到干一行爱一行,工作越来越有干劲。”张国平说,只要一直保持热爱,工作就不觉得累。

见证发展城乡  距离渐行渐近

“麻机1506从麻斜开往海滨码头,向您汇报。”“交管收到,请注意安全。”……驾驶舱内,船长张汉章使用对讲机向湛江市海事局相关部门进行汇报,等待上级部门综合判断海域情况后批准,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并在航海日志上记录下离靠岸的详细信息。“人员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按照要求操作,全力保障万无一失。”

张汉章正在航海日志上记录下行程信息。

进入麻斜渡口可以看到,一侧的船票收费明细一目了然,行人、电动车、汽车上船收费价格实惠亲民,麻斜村村民还可以享受免费登船。麻斜渡口所负责人介绍,麻斜轮渡公司的成立不仅便于渡口安全秩序管理,所得收入均归村集体所有,每年为村民购买农村社保,并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村集体收入重要来源之一。

“这些年不仅村里的经济越来越好,村子越来越漂亮,出来坐船做生意、旅游的人也多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往返于两岸之间数十年,见证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张国平不禁感慨,农村和城市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以前咱们村的人都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咱村子里的建设、村民的生活可一点也不比城市里的差!”

鸟瞰麻斜村。

“经济发展和渡口繁荣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好了,往来做生意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把渡口的服务做好了,也能够促进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麻斜渡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轮渡缓缓向前,不断见证着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李文莉
值班主任:周文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