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以先进科研保障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2023-11-25 11:2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陶庭应

读了湛江日报《小甘薯绘就大“薯”光》的报道,各种做法、各类数据非常亮眼。但同时笔者也想到,无论甘薯种植面积多大、产量多高、品质多好、品牌多响,都要解决种苗脱毒培育、重金属含量达标以及农药残留等问题,确保群众吃得放心,才能让甘薯安全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从报道不难看出,遂溪甘薯产业蓬勃兴起,正是多个科研部门积极参与,解决了相关问题。

一个地方的特色产品产业,显然有其独特之处,比如产品的品相、口感、营养元素含量等,但要此“特色”非彼“特色”,就得拿出质量标准和独有品牌。如果没有质量标准,光靠打品牌,难有说服力。因此,一定要重视对特色产品产业的早期科研投入,从原始条件出发,确定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打造相应的特色品牌。

长期从事某些品种养殖或种植,往往容易对土壤和水域等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从产业长远发展看,产品产业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采取科技手段监测问题,采用轮作、综合养殖等生态措施解决病虫害问题,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各级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要积极参与,及时开展土壤、水域、生物性状监测和检测,实施针对性生态保护措施。

特色产业发展蓬勃兴起,参与主体增多,产量增大,若管控不严格,容易引起市场风险。何如优化整合生产、存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实现产销平衡,是每一个生产主体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的生产和销售监管平台,引入大数据技术,瞄准收益最大化需求,及时提出数据治理、结构调整、优势塑造、动力转化等生产措施,推动生产从无序变为有序,从盲目到精准。缺少类似的科技性研究性机构参与,特色产业的发展自然会陷入昙花一现境地。

现在发展产业,多数是企业、大户在做,相关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增加政府收益。但是,如何把科研、服务、企业和市场等要素高效整合起来,也需要专门机构专业人才参与,才能把握规律提高成效,比如江浙一些地方政府设立特色产业办公室,就汇聚了一批专门人才潜心研究产业的科研需求、技术推广、数据服务、市场信息等。我们在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上,也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改革创新精神,才能汇聚更多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之,从特色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到生态环境治理,从产销管控到产业科技需求把握,都需要科研力量持续深度介入,才能助推产业蓬勃发展。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莫松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