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以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2023-12-07 14:0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宋维宙

“今天法官们来到‘咱村铺仔’,可给我们帮了大忙。”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坡头法院到南陈村“咱村铺仔”门口开展宪法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据12月6日《湛江日报》)

乡村振兴呼唤法治建设。近年来,一些乡村治理偏离法律轨道,个别村民存在占用耕地林地建坟墓、迷于赌博等等违法行为,有些村民因小事积怨成仇……如此,损害法律尊严,恶化村风,削弱乡村凝聚力。以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呼声越来越高。乡村法治建设,就是把乡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范围,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不断提高乡村的法制化水平,增强村民守法用法的意识。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坡头法院到南陈村“咱村铺仔”门口开展宪法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这正是回应了当地村民的期待。乡村法治建设,久久为功。如何推动乡村法治建设走深走实,我市各地仍需坚持创新,不懈探索。

乡村法治建设要播下“法”的种子。笔者注意到,不少乡村除了融入公检法部门下乡开展的宪法宣传活动外,还充分利用媒体、公园广场等公共平台加强法治文化宣传,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以法治文化建设引领村民思想行为的转变。而12月6日《南方日报》也有消息说,在覃巴镇马路村,彭观泉穿着红马甲,揣着一本民法典,穿梭在村庄中。他既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因为深刻感受到有些矛盾纠纷用传统的“讲理”已无法调和,他从去年开始在村中带头学习法律,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践行乡村治理。仅去年,他就成功化解重大疑难纠纷28件。当前,吴川有849名“法律明白人”服务乡村。对村民来说,无论是推进乡村法治文化建设,还是“法律明白人”服务乡村,都利于法治思维入心入脑。应该相信,对接村民的法律需求、结合帮助村民解决法治层面的“急难愁盼”难题,各种“下沉”的法治宣传和服务活动,便会在乡村中播下“法”的种子。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