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探索构建高效能、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湛江市中小学“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教育一体化”课堂实施工作,以专递、名师、名校网络“三个课堂”教学实践应用为切入点,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应用为抓手,扩大优质数字化资源的覆盖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走深走实。(据12月21日《湛江日报》)
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城乡教育融合发展,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市除了开展中小学“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教育一体化”课堂外,各地不少学校还缔结城乡教育共同体,抱团发展向未来。可以说,城乡教育融合发展能补短板,让更多学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创造条件,让城乡学生都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站上教育“高地”,应该是我市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方向。
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彰显教育的温度。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是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对此,消息提到,经开区以“上联名校、下联村小”的教育教学方式开拓了共同体办学新模式。以强带弱的“1+N”结对帮扶模式促进了乡村学校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共同体办学的一种新模式。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为“共同体”后,优质学校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资源库共享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共同体”内各成员学校携手共进,不断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破解基础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从经开区的实践看来,不断创新载体、多方发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能让乡村学校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彰显对乡村学校的关爱之情。
城乡教育发展要走好深度融合之路。例如,中小学“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教育一体化”课堂要不断对接学校的实际需求,打造高效又实用的数字平台,做到有趣又有益,叫好又叫座;学校抱团不但要让教育资源得以共享,也要让师生多深入互动走心,体验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更全面地学习知识、了解社会、认知世界……如此,线上线下齐发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