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时评】以“碳”换“贷” 点“绿”成“金”

2023-12-26 15:3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关月

近日,廉江农商银行向廉江红橙种植户发放广东省内首笔林果树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140万元。(12月26日《湛江日报》)

近日,全省首笔“林果树碳汇贷”落地湛江。

所谓“林果树碳汇贷”,就是将未来碳汇收益权纳入合格质押物范围,并引入专业机构对林果树碳汇未来收益价值进行专业核算,将林果树无形碳汇价值实质转化为可质押资产,并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在短时间内成功以“碳汇质押”方式为发放贷款。

具体到落地湛江的全省首笔“林果树碳汇贷”,廉江一红橙种植户在青平镇拥有480亩红橙种植基地,每年产生的林业碳汇量约532吨二氧化碳当量。种植户最近面临传统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银行获悉后便以“碳汇质押”方式为种植户发放贷款。

以“碳”换“贷”的实践,让包括广大种植户在内的市民大众都看见了点“绿”成“金”的神奇。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近年来,湛江努力做好“生态+”文章,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在麻章金牛岛,依托一片红树林“国宝”,“美丽经济”迅速走红,成为湛江推动红树林生态保护与滨海旅游、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业态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在徐闻“菠萝的海”,菠萝借力“12221”市场体系出圈成爆款,更带旺了当地菠萝加工产品、特色文旅开发等,一条生态产业链从绿水青山间“长出来”……红土地上,这一个个鲜活故事,生动印证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道理。

如今,以“碳”换“贷”的实践,既能有效盘活“沉睡”的绿色资产,又能进一步拓宽金融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绿色通道,还能将未来的资产提前变现,让更多的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资产,是点“绿”成“金”的又一鲜活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才能持续增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湛江大有可为!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摸清自己的“生态家底”,林果树碳汇现状到底如何,未来能开发的潜力又有多少,未来在哪些方面能创新“碳汇贷”模式,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编辑:张雅婷
值班主任:黄梦秋
值班编委:梁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