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开展“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示范村创建工作以来,各项工作加力提速,以最高效率、最高标准打造特色镇、典型镇及示范村。
1月4日晚,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主持召开徐闻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工作会议,会后率队调研示范村建设情况,全面部署推进徐闻县“百千万工程”特色镇、典型镇和6条示范村的创建工作。
徐闻县海安镇乌港村清理村中污水沟后树绿水碧。
集中精力投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示范村建设
据了解,当前,角尾乡、曲界镇、海安镇和南山镇全面集中精力投入到“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创建工作中来,以最高效率、最高标准打造省级特色镇、典型镇及示范村,不断提升镇村建设能级,并按照省考核标准,制定镇级考核评价办法,以典型村考核评价为试点,接续铺开考核督导工作,以督查考核促进真抓实干,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完成到位。
龙塘镇福田村委会曹益村是一条示范村,它位于龙塘镇西北部,与友好农场三队相邻近,全村现有住户54户,总人口256人,其中党员6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菠萝、香蕉、良姜、北调蔬菜等经济农作物。去年来,该村积极发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社会环境安全有序。
据了解,坑仔村下辖坑仔、红坎、寮仔、乌港四条自然村,人口2803人,现有“两委”干部6人,正式党员63名,村民收入多以农业种植和海洋捕捞、水产养殖为主,是省级“百千万工程”示范村。自示范村创建以来,该村立足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白沙湾和红坎玄武岩资源,致力于打造集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养殖示范和红色基因为一体的示范旅游特色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徐闻县曲界镇儒田村人居环境整治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群策群力建设典型镇示范村
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落地,角尾乡许家寮红色村认真设计方案。
角尾乡聚焦红色文化内涵,有效提取“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红色符号,释放红色文化活力,让五湖四海的游客亲身感受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同时增强景观与环境的协调性。村内道旁墙绘、重要节点等景观设计与空间肌理、村庄底色深入融合,在丰富多功能的同时提升整体美感。强化多节点设计的逻辑性。将村内重要节点有效衔接,将“离散式分布”节点有效整合,构建一条更完整的旅游线路。深化材料运用的本土性,对建筑石材、绿化植被等深化设计,尽可能在最小化造价成本的同时,最大化本土风情。
近日,为更加深入发动群众,巩固整治成果,普及人居环境整治相关知识,角尾乡通过中小学校持续开展“美丽家园我来建”系列行动,效果显著。
元旦假期,徐闻县角尾乡7所中小学校共同开展“美丽人居环境我行动”主题班会活动。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百千万工程”是什么、为什么开展、怎么做,用PPT向学生们展示角尾乡人居环境整治前后环境卫生的巨大变化,让“人居环境整治”的理念深入到孩子们心田。
7所中小学校通过微信群和印发纸质信件的方式向1200多名学生家长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美丽人居环境我行动》,鼓励孩子们“小手拉大手”,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中,在家当好小小宣传员,向家长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知识。
据了解,自2023年12月23日起,城北乡便开始联合县城综局对省道376线城北段道路两侧的商铺及房门前的乱搭建、乱堆放、乱拉挂、乱张贴、乱摆卖等行为进行整治,帮助商家、住户搬抬占道物品,挪移摊位。在整治过程中,执法人员一边整治,一边深入各商户店铺进行宣传,要求临街店铺要文明经营,做好门前“三包”。
据不完全统计,开展整治行动12天来,该乡共组织干部240人次、施工车辆24车次、施工人员120人次,共整治占道经营70多户,清理乱堆放、卫生死角50多处,拆除违建铁棚、广告招牌等一大批。
徐闻县海安镇红坎村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人居环境整治“颜值”“气质”双提升
徐闻县海安镇坑仔村自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以来,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让乡村“颜值”与“气质”双提升。
据了解,为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补齐短板、强化弱项,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县挂点领导靠前指挥,海安镇数百名党员干部齐上阵,县统战部、县工商联、县残联、县政数局、市生态环境局徐闻分局、广发银行徐闻支行、粤西航道事务中心海安航标管理站等7个挂点单位迅速组织队伍下沉一线,形成“领导班子带头干,党员干部同攻坚,村民群众齐参与”的包片包干工作模式。
记者在坑仔村委会坑仔、乌港、寮仔、红坎等四条自然村看到,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干群齐力对村内主次干道、公共场所、沟渠、房前屋后等区域的垃圾、杂物、枯叶等进行全面清理。党员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各自然村内形成以县挂点单位、海安镇及坑仔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村民积极响应的良好氛围。
在整治过程中,该村将四个自然村清理区域分为4个大网格、12个小网格,将镇干部职工和县帮扶单位分配到网格中,实行责任包干制度,确保工作任务及职责落实到人。同时,聚焦短板和弱项,盯紧卫生死角和薄弱环节,通过“机械+人工”协同整治,加快工作进度,及时清运垃圾,充分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不留死角”,农村风貌焕然一新。
此外,该村通过党员干部入户、村级大喇叭广播、微信群转发等形式进行全方位、高频率、多角度宣传,将人居环境整治及创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重要意义宣传到户到人,号召村民搞好自家屋内庭院、房前小巷的环境卫生,保持院内外清洁干净,做到垃圾不乱倒、石块不乱堆、污水不乱排、柴草不乱放,将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将村庄“一时净”变为“处处美”,营造了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据介绍,连日来海安镇每天出动镇村干部和村民群众志愿者300多人,累计清理道路两侧杂草、杂物和积存垃圾90多车,整治河道池水6处,清理乱堆乱放279处,整治乱贴、乱画行为52处,拆除乱搭乱建10处,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村与村之间、网格与网格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各村“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