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岑霞村,千亩冬瓜种植基地藤蔓缠绕、延绵不绝,随风泛起阵阵绿浪;湛江环城高速、汕湛高速、广湛高铁、海川快线等主要交通要道在这里纵横交错,穿村而过;道路旁,工业企业建设如火如荼,忙碌的生产线见证了乡村工业化的进程;村庄里,村道硬底化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路旁古树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崭新的路灯矗立其中。
蓝天下的坡头镇岑霞村。
2023年,坡头区坡头镇岑霞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近年来,岑霞村因地制宜,发挥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谋划千亩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高新产业、物流仓储和文旅创意产业园,积极推动当地“三产”融合发展,全面塑造村集体后发崛起新优势,绘就美丽宜居宜业乡村新篇章。
俯瞰富宏农业合作社,鱼塘、种植园构成立体的生态养殖。
俯瞰泰众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连片上规模的大棚种植。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家庭农场规模运营
“我们的蔬菜基地目前种植优质青皮冬瓜1800亩,太空椒380亩,还种植有番茄、茄瓜、玉米等农产品,其中太空椒今年的长势非常好,过几日就能集中采摘了。”泰众合作社负责人庞康赵曾在北京、深圳等地经商,在2017年回到家乡岑霞村委员白模村通过土地入股和土地承包等方式经营承包田地。经过田间地头6年的辛勤耕耘,庞康赵实现了他最初“要打造成为全市冬瓜品牌基地,让村民在家门口也能实现就业,过上安居日子”的回乡创业初心,也变成了满脸黝黑的“农民”。
庞康赵向记者介绍,2019年合作社蔬菜基地承担了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优质青皮冬瓜品牌建设项目,冬瓜品牌基地由原先的450亩发展至如今的2000多亩。去年基地年产值到达2000多万元,现种植基地固定工人280人,在用工高峰期,种植基地平均每天有500人次参与工作。
在庞康赵的带领下,岑霞村加快丢荒耕地流转进程,盘活了闲置荒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蔬菜种植规模化发展,并鼓励了更多的村民回乡创业。
在距离泰众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不远处,5名年轻农户正在富康农业专业合作社香水柠檬种植基地里忙碌着,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香水柠檬树碧绿的枝头挂满了果实,浅黄色的香水柠檬散发出一股股清新的香气。
负责人林伟向记者介绍,他原先在外地打工,2020年返乡过节时了解到村里正积极发展特色农产,考虑到岑霞村毗邻多条交通要道,且知名度日增,他对未来本村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充满信心,便劝说几位同村好友一起返乡开荒创业。
目前,富康农业专业合作社共承包经营土地200多亩,其中圣女果种植100多亩,香水柠檬50亩,并建设养殖鱼塘,实现多元化经营。“我们还在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未来将继续尝试种植特色蔬菜和水果,打造更多本地特色农产品。”林伟满怀信心地说道。
在距离村庄不远处的一片树林里,农户林日发正在鸡舍内打扫卫生,近千只被饲养得体态健硕、羽翼丰满的阉鸡或在觅食,或相互追逐。
近年来,岑霞村以养鸡基地为依托,积极打造“岑霞鸡”品牌。“因林地里自然放养,我们村养的鸡肉质鲜嫩,风味独特,平时周边村庄的村民都会过来买,主要销往阳江、茂名和珠三角等部分城市。”林日发有着二十多年的饲养“岑霞鸡”经验,现养殖规模近2000只。
据岑霞村党支部书记庞康富介绍,当前岑霞村正打造千亩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深化“岑霞冬瓜”“岑霞鸡”等农产品品牌建设,共5家“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运营,带动近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并借助家庭农场有效盘活撂荒地闲置资源,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近千亩。
泰众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员工在察看西红柿的生长情况。
岑霞村村民在林地里自然放养“岑霞鸡”。
“引企业”联农带农 “借平台”赋能创新
在距离汕湛高速坡头收费站入口处不足一公里的岔路口,岑霞村委会伏波村古朴素雅的村牌在绿意盎然的植被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伏波村村民小组副组长李雄伟告诉记者,沿着村牌前的道路往里走,道路左侧为伏波村,右侧为岑霞村委会高岭村,两个村庄里分布着多家工业企业。从空中俯瞰,一条公路如飞龙般从两村旁蜿蜒而过。
落户乡镇的企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在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距离村牌不足百米的一处新搭建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小心地安装着机械设备,为不久后的正式投产做好充分准备。2023年12月,岑霞村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联系对接企业广东浩锐电气有限公司落户伏波村,项目从洽谈到进场施工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项目预计本月内建成投产,年产值4000万元,投产后将为周边村庄带来近百个就业岗位。
“上世纪80年代,伏波村和高岭村立足本地资源,掀起开办砖厂的热潮,村集体开办砖瓦厂数十间,年产值约500万元。”坡头镇党委书记伍景介绍,当前,岑霞村委会高岭村和伏波村依托原有工业产业基础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工业企业,打造汕湛高速出口东侧的百亩现代服务产业园、高岭仓储物流园,建设具备冷库、冷藏配送中心、农产品仓储保险设施等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据了解,目前高岭片区共有注册企业28家,年产值达3100万元,联农带农、带动村民就业400余人,村民人均年收入超两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154万元。
2023年12月22日,“九三学社中央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在高岭村正式揭牌。未来,高岭村将借助该平台发挥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优势,谋划建设更多的精品项目,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辐射带动全区“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提风貌”扮靓家园 “修瓦房”助力文旅
“这几年村里的路是越修越好,家门口的水泥路都变成了沥青路,现在村里不比城里差。”谈及村里的道路建设,村民李永一连说了好几遍“真是变化太大了”。1月13日,记者走进伏波村,一条飘着“三色彩带”的沥青路跃入眼帘,道路两旁干净整洁,民居纵横成列、规划井然。
庞康富介绍,自典型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岑霞村委积极推动乡村建设规划、农房风貌规划、外立面改造、道路硬底化、路灯亮灯、绿化美化等各方面工程建设,当前已有11个自然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4条自然村正在建设,建成四小园21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基本实现美丽宜居。当前,高岭村和伏波村正在打造湛江市精品示范村,高岭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宜居村庄”。高岭文旅创意园盘活利用村内42栋保留完好的红砖瓦房,吸引电商、文创等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入驻,探索打造集旅游景点、展示交流、办公创作、配套服务、休闲活动等五大功能的文旅创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