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2024首届网络乡村春节联欢晚会暨系列评选活动风采展示,旨在宣传展示我市在乡村振兴中积极贡献力量、发挥带头作用、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代表,激发全市乡村发展新活力,以乡村振兴的新作为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现对候选对象进行展示如下:
1、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街道龙池村
东山街道龙池村位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西部,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总人口7362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龙舞的发源地。龙池村瞄准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目标定位,发挥革命老区优势,积极探索农文旅产业发展,致力走出一条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2、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那柳村
那柳村先祖从福建莆田迁居于此,建村近900年历史,至今保留不少历史遗址,“那”是土著民族俚人的土语“田”的意思,地形似柳枝,故名那柳村。那柳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湖光镇西南部,紧靠雷湖快线和373省道,交通便利。村域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下辖1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000多亩,村民住宅面积400多亩,海域面积有2000多亩。户籍人口394户1800余人,以富贵竹、火龙果、黄金百香果、蔬菜等种植业以及鱼虾养殖业为主,少部分人员外出经商或务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那柳村先后被评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省卫生村、市生态文明村、市文明村、市美丽宜居示范村,目前正在争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3、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街道文参村
文参村位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西部,三面分别被省道S288、东海岛中线公路、东海岛疏港大道自北向南环绕,交通便利。文参村下辖4条自然村,分别为后村、调埠村、文上村、文下村。全村总户数929户,总人口4561人。土地总面积10600亩,光伏能源面积约3500亩,旅游资源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渔家乐、小公园等。动植物资源有:木麻黄、松树、鱼、虾、蚝、螃蟹等。
4、湛江经开区东简街道蔚葎村
蔚葎村位于湛江经开区东简街道东北部,下辖13个自然村,其中宝钢项目整村搬迁9条村,总人口2838户12689人,常住人口16000多人,耕地面积300余亩,高位池面积600余亩,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60余万元,为湛江钢铁、中科炼化等重点项目建设,经开区的工业现代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湛江市硇洲镇津前社区
津前社区在湛江市区东南部硇洲镇西端,西北距霞山区37公里,辖区内有13个居民小组(其中橧棚自然村1个,有耕地面积23亩;林地面积180亩,成立了橧棚村合作社)。津前社区共有1148户,总人口5870人,主要产业为务渔,人均年收入18000元。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村庄建设顺应地形地貌,彰显乡土特征和地域特色,整体风貌和谐。
6、湛江市硇洲镇宋皇村
宋皇村辖区跨硇洲镇中部、西部、西北部、西南部。宋皇村按照村庄规划图建设,辖区共有17个自然村,分别为六竹村、晏庭村、六罗村、后营村、上街村、周屋村、塘尾村、招屋村、方屋村、扫屯村、上岭村、咸田村、宋皇村、上马村、中下马村、上园仔村、新村仔村。宋皇村总户数1056户,总人口数5476人。整体面积为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8000亩。主要产业为香蕉、火龙果、柠檬和百香果等,人均年收入16500元。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村庄建设顺应地形地貌,彰显乡土特征和地域特色,整体风貌和谐。
7、廉江市良垌镇象路村
象路村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示范带精品村庄1条,美丽宜居村庄4条,干净整洁村庄3条,建设了后塘村茶文化乡村旅游主题公园,象路村党建主题公园和其他村庄悠闲绿化公园。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营造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道路硬底化、饮水工程、排污设施、路灯建设、四小园等民生工程不断落实,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8、廉江市河唇镇新屋仔村
当前,河唇镇正在全力建设“鹤舞银湖·山水河唇”乡村振兴连片连线特色示范带,新屋仔村作为精品村来进行重点打造,全力完善村内基础配套设施及人居环境改造,打造“一心一带两街三基地”的新格局。
9、遂溪县岭北镇田增村
田增村位于岭北镇西北部,紧邻国道207线和岭北工业园,交通区位优越。下辖7个自然村,均为红色革命村庄,其中田增是“广东省抗日战争革命老区村庄”、万家是中共遂溪县委成立所在地;人口2038人,耕地面积约6600亩,主要种植毛豆、百香果、火龙果、柠檬等。
10、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甘园村
太平镇甘园村毗邻雷湖快线,村域总面积约2800亩,村庄规划建设面积约364亩;甘园村总263户,1173人,常住人口550人。甘园村通过发展壮大番薯种植业,引入蒲草加工篮子厂,引入湛江和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展海产品加工业,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22年村集体年收入36万元,2023年村集体年收入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