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大中小学体育教练员即将“上岗”

2024-01-19 15:26 来源:金羊网、南方网

足球教练在给乡村学生培训。 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1月15日,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校设置体育教练员岗位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明确,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体育教练员岗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或相应的事业单位则应当根据实际设置体育教练员岗位。《细则》将于2月20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为5年。

体育教练员岗位专岗专用

在岗位设置上,《细则》明确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专岗专用,按规定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对于体育师资不足的问题,《细则》还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编制或在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结构比例范围内统筹,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与社会力量合作向学校提供体育教育教学服务。

体育教练员需具备这些学历和专业条件

此外,《细则》明确,体育教练员岗位职责将涵盖学校体育活动各方面,包括运动专项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以及协助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教练员主要需要承担学生体育运动专项技能、体能训练和体育后备人才选育工作,承担学校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学校运动队训练竞赛管理、运动损伤防护康复等知识技能传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选拔输送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以及指导学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管理等工作。

除了基本条件,《细则》对学历及专业条件做出了进一步明确。任职学校体育教练员的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且应具备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运动队、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地市级以上体育运动学校等三年以上专业运动训练经历。此外,任职高等院校的应具备运动健将以上等级称号,任职中小学校的应具备一级运动员以上等级称号,任职欠发达地区和乡村中小学校可适当放宽专业条件。

体育教练员获教师资格后可转任体育教师

在岗位聘用方面,《细则》明确,学校按现有规定程序要求制定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开展岗位聘用工作;各地可拿出一定数量的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面向取得一级及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退役运动员公开招聘;体育部门需做好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体育教练员的培训工作;而学校体育教练员在取得教师资格后可按规定转任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在取得教练员职称后可按规定转任学校体育教练员。

《细则》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一是完善项目布局,搭建学校体育教练员作用发挥平台。教育、体育部门在学校开展不同项目的体育训练,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建立相应项目运动队。二是畅通人才培养通道,统筹利用学校体育教练员资源。其中,对于取得优异比赛成绩、具有发展潜力的初中毕业生,可免试或降低录取分数升入具备相应运动项目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中就读就训,同时探索建立高校和广东重点体校、学校对口招收优秀运动员的人才培养输送机制。三是提升专业水平,加大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的选聘入校力度。对于有优秀成绩的退役运动员给予政策性安置。

专家:有助于形成广东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教练与体育教师都是教育及体育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那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广州体育学院学校体育教研室主任王菁教授指出,体育教练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培养、训练运动员和指导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而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体育教育教学,“这是两种不同的专业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素养都有不同的要求。”

体育教练员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高校毕业生。《细则》对岗位职责的明确,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体育人才培养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教学是大中小学校的中心工作,体育教练员在学校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体育教育教学类的工作任务。“当务之急是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该专业体育教育教学类课程的比例,以解决高水平运动员教育教学类知识不足的问题,提高其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王菁表示。

此外,《细则》明确,取得优异比赛成绩、具有发展潜力的初中毕业生,可免试或降低录取分数升入具备相应运动项目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中就读就训。“这一规定对于广大初中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王菁表示,这使初中毕业生有了更多的升学途径,满足了不同特长学生的升学需求。但同时,“应当有详细的配套文件和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保障教育的公平性”。

《细则》对人才培养输送机制的探索对于高等院校和高水平运动队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一方面能够提高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竞技水平、提升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丰富高校体育赛事活动,另一方面也使高校成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体育素养的提升将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王菁指出。

此外,《细则》的设立也有助于推动解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王菁表示,此举顺应了我国教育和体育事业改革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指挥棒”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高水平运动员、退役运动员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同时,遵循了体育人才成长规律,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体育专业人员特点,设置针对性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岗位,解决了高水平运动员就业难的问题。此外,有利于促进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养提升,使其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在学校体育方面,体育教学以及课余运动训练是两项主要工作,而以往教师数量不足是制约广东省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短板。“体育教练员将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渠道,将极大地激发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情,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王菁说。

在人才培养体系上,目前我国还存在高水平运动队员文化成绩不高,普通大中小学学生运动技能不高的现象。王菁表示:“《细则》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将两套体系进行了融合,打通了我国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培养渠道,是体教融合的有益尝试。在《细则》的引导下,广东将形成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厚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