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龙头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魏生兴“百千万工程”日记——我和我的湛江“家人们”

2024-01-23 18:17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整理采写记者李亚强

日记记录人魏生兴  广州市协作办公室(现为派驻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

魏生兴在帮扶群众的稻田边查看情况。 (受访者提供)


“你是福建的啊,我们都是‘一家人’!”2021年7月,我作为广州市派驻湛江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一走进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开始自我介绍时,马上得到现场村民的热情回应。

根据历史志书及村民族谱记载,龙头镇村民多从福建迁来。按村民的说法,大家千百年前是一家。我的“龙头帮扶”,就是“家人”帮“家人”。驻镇帮扶2年多,我始终秉承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家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榕树下、板凳上和村民们共谋振兴大计,看着我们的“家园”一天天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魏生兴到蒲织基地与企业交流。(受访者提供)

办好群众“贴心事”

2021年7月,刚从省城广州来到龙头这座小镇,我既被当地村民的淳朴和真诚感动着,也被当地坑坑洼洼的道路所困扰。

初到龙头镇,我常常趁着晚饭后的时间,带着家乡茶叶到村民家里,和他们一边品茶一边聊家常。一来二去,我很快和村民们熟络起来,大家也和我说起了心里话。

原来,村民们认为乡镇的垃圾桶数量不够,有的道路也年久失修,一到下雨更是泥泞不堪,特别是龙头镇政府到龙头中学的路段,下雨后,学生们上下学深受烂路困扰,常常搞得衣服一身泥,家长们也是十分担心。

挨家挨户走访半个月后,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群众的心声。白天调研完,晚上我就在宿舍里认真整理着群众所盼,并积极向工作队申请项目立项。在镇政府领导和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筹集帮扶资金48万元,于2021年10月完成了龙头中学周边路段的修整。看着村民和孩子们心情愉悦地走在平整开阔的道路上,我和镇干部们一起,也借机向村民宣传讲卫生讲文明的重要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通过小手牵大手,口口相传,如今龙头镇的街道卫生环境有了明显提升。

魏生兴到企业开展产业帮扶。(受访者提供)


勇当致富“引路人”

龙头镇虽然已建立了工业园区,但工业及地方实体经济起步晚,当地村民除了传统的水稻、蔬菜及水果种植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为村民们找准致富路,成为了我心中最牵挂的事。

华姐是我们饭堂帮工阿姨,丈夫心脏两次安放支架,丧失劳动能力,家里所有重担都压在了华姐一个人身上。孩子读书、丈夫治病,一应开销都靠她打散工及家里种的荔枝树维持。看着这位憨厚热情的大姐每天焦虑不安的样子,我下决心要帮帮她。我找到了同为帮扶干部的科技特派员张海岚教授,陪他走进了华姐的荔枝园,倾心帮她寻找荔枝连年低产的原因。在我们的积极协调下,张教授带着团队先后10多次对荔枝园进行科技指导,并为华姐免费帮扶了50多棵仙进奉、冰荔等新品。

种下新树苗当天,华姐肩周炎发作,我扛起了锄头,替她一同种下了这些充满希望的荔枝树。看着华姐满是期待的眼神,我的心中满是欣慰。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多帮帮像华姐这样没有一技之长的中年妇女呢?”龙头镇的非遗传承技艺蒲织无疑就是最好的产业!在我和同事的牵线搭桥下,凯达植编企业为当地100多名妇女免费开设了蒲织技艺培训班,在教会她们一门非遗技艺的同时,也等于向她们提供了一份“自由”的工作。掌握技能的妇女们可以领走蒲织的原材料,在家中按要求进行蒲织手工艺的“订单生产”。如今,熟练工每月可以领到约6000元工资,大家纷纷称:有这份既能照顾家庭、收入又可观的工作,开心又体面!

产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产业振兴才能从根本上助力乡村振兴。要让村民们真正富起来,还需进一步壮大当地的产业。作为广州市协作办公室的一员,我还想到了我市政府主办的区域合作交流平台——“广州博览会”,并主动向单位领导汇报,为龙头企业参展争取到了免费展位。

为推动辖区的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我拿着自己整理的“广州博览会”厚厚一沓资料,敲开了一家又一家企业的大门。一开始,大部分的企业家不了解市场情况,都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参展,但在我耐心解释下,广东好用电器有限公司、南方月食品有限公司、廉江德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带着月饼和烤海鸭蛋、米、番薯、百香果等农特产走进了广州博览会。展会期间,这些优质农特产得到了采购商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其中,南方月食品有限公司更是在展会期间,签约1500余万元。

魏生兴在荔枝园帮助农户。 (受访者提供)

成为孩子“家里人”

“这是我的电话,你们有什么事随时可以找我。”在挨家挨户的走访中,临别前我总爱说这句话,希望作为帮扶干部的我,能听到更多群众心声,真正走到村民们的心坎里去。

由于经济产业欠发达,龙头镇的青壮年多外出务工,镇里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和老人,他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各种困难。我发现,留守孩子们是最应该被关心关注的群体,我们努力为孩子们送去了科普书籍,为求古涌村修建了足球场,走进校园和孩子们耐心分享外面的世界,希望让这些乡镇的孩子能更多与外界接轨,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自强自立,早日成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兴哥,我们坡头区上圩中学学生宿舍没有热水器,每到冬天,孩子们都只能咬着牙洗冷水澡,不少孩子因此生病,影响了学习。”2021年12月,听到孩子家长的反映,我和同事走进校园调研。在我们的积极推动下,坡头区上圩中学学生宿舍空气源热泵热水设备(二期),于2022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学校1000多名学生洗热水澡的难题。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眼神,还有兑现“小幸福”露出的满足感,我仿佛看到了自己10岁女儿身上的那种开心劲,也看到了自己作为帮扶干部的价值和使命,对继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建设美丽龙头新“家园”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罗颖露
值班编委:梁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