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成员设计的醒狮IP。
为深入挖掘遂溪醒狮的历史渊源,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寒假期间,广东医科大学遂声溪韵实践团来到了醒狮之乡——遂溪。在醒狮非遗传承人李祖杰的带领下,实践团的成员们收获颇丰,并为遂溪县少年宫小朋友们带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非遗文化小课堂。
活动期间,李祖杰讲解了遂溪醒狮保护传承基地的发展与成就。从1998年至今,该基地培训传承人超过160人,不仅多次免费公益演出,而且国内外节目表演数不胜数,为国内国外提供精美绝伦的醒狮套装,该基地在醒狮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李师傅带领实践团成员们参观醒狮制作基地,通过讲解可知,醒狮的种类有很多,而这些分类则是通过狮头来呈现,一只高质量狮头成品需要花费二十天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产出。实践团成员们不仅为栩栩如生的醒狮赞叹,更被艰苦卓绝的传承精神深深打动。
为助力弘扬非遗文化,实践团成员们在深入学习醒狮文化后,多次在遂溪县少年宫组织开展非遗趣味小课堂。在理论课堂上,实践团主讲人从醒狮的起源、种类、制作工艺、表演内容和传承五个内容,为小朋友们讲解醒狮文化。实践团成员们还给小朋友们发了醒狮状的石膏,提供颜料与画笔,展开了醒狮手工艺制作小课堂。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们展开了醒狮非遗文化调研,对接当地政府需求,携手结对合作设计出醒狮文创IP,助力醒狮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更加深入人心。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