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至2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湛江市委宣传部、湛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湛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吴川市委宣传部、吴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我们的节日·2024广东湛江年例民俗调研交流活动”在湛江举行,民协专家一行60余人将在数日间深入吴川、遂溪、赤坎、坡头等地实地考察,了解湛江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探讨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助力中国春节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例是粤西地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每年春节至元宵前后,湛江各地的年例活动有如百花竞放,遍及广大城镇乡村,看年例、吃年例成为极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民间也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
参加本次调研活动的有潘鲁生、刘晓春、毛巧晖、漆凌云、杨秀等民俗、非遗和文化大咖,在5天的时间内深入吴川、遂溪、东海岛、坡头、赤坎等地,到举办年例的村庄调研考察飘色、粤剧、木偶戏、抢头炮、陶鼓、北坡游鱼、舞鹰雄、穿令箭、滚刺床、隔海花桥、罗侯王庙会、东海人龙等民俗和绝技展示,并展开专题研讨,为湛江年例文化“把脉”。其间,参加调研的记者团队也将以多种形式宣传和推广湛江年例,讲好“湛江故事”,挖掘本土特色文化。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