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微风徐徐,细雨绵绵,东海岛东山圩村民游客们齐聚一堂,共同期待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一场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人龙舞即将上演。
在锣鼓震天、号角齐鸣中,随着声势浩大的游元宵队伍过去,数十个身穿短胯龙衣,臂、腿扎着绑带的表演者在万众瞩目中登场。锣鼓队的号角“呜呜”响起,鼓声点点,领舞头束绿巾,身着花服,手执龙珠,踩着鼓点而出,伴着锣鼓节奏,龙珠左右上下游动,人龙昂首前进,追逐着龙珠徐徐游动,现场气氛热烈。一条蜿蜒的人龙、全力以赴的舞者、欢呼喝彩的观众,人们热情与力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东海人龙舞起源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东山镇,始于明末清初,是流传300多年的民间大型广场表演艺术。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湛江人龙舞可分为“龙头”“龙身”“龙尾”,表演者头扎黄色或红色头巾,身穿短胯龙衣,臂、腿都扎着绑带,显得坚实有力。湛江人龙舞在跑动的过程中呈现“S”形态,人们赤脚赤肩快速跑动,若表演人数少时,整体短小精悍,精气神十足。2006年,人龙舞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如今,传统的人龙舞已成为大型广场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