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陶瓷厂废弃的窑炉。
正月十四是吴川瓦窑村的年例日,年例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做年例”:看民俗巡游,吃年例大餐,看粤剧表演。
早在半个月前,青年艺术家欧武就回到了家乡,在老国瓷厂旁边的工作室画画、会友,共谋瓦窑文化保育。工作室正对着一座老窑口,高耸的烟囱覆盖着厚厚的绿植,像蒙上了岁月厚厚的尘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欧武探访旧窑址。
这正是欧武和一众瓦窑青年心中之痛。“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尽力,为保护瓦窑的历史文脉多做一些事情。”
瓦窑是吴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粤剧、陶鼓、泥塑等非遗项目,人文荟萃;这里曾经是吴川最繁华的商业区,目前依然保留着大量的历史建筑,有岭南大屋、古庙、古井、古树等。有诗云:“百宝雨花满琉璃界,千潭印月见妙明心。”“刻石记功古井前,百岁榕树齐平证。”“稻花香照千镜月,高坡烟窑旺青苗。”记录的正是当年瓦窑地区的盛况。
欧武在旧窑址翻出瓦片。
借年例调研之机,记者专门采访了欧武。他是泥塑的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他的哥哥欧强是瓦窑陶鼓的非遗传承人。
瓦窑名字源于“窑”,这里遍地窑址,最早的窑址可追溯到唐代,据说有廖姓人来此烧窑制陶,日渐兴盛,故旧时又称为“廖山瓦窑”。从航拍上可以看到,历史悠久的瓦窑村自东向西有着几片苍翠“森林”,绿色掩盖之处,均是荒废的老窑址。自唐以来,这些窑址废了又建,从窑址上不同年代的砖中可以看出,瓦窑的兴盛与泥土和窑息息相关。据考证,有水灶、安乐灶、倒源窑、隧道窑、东乐窗等各式窑制29个,现存10个,均废弃或改作他用。
吴川瓦窑村一座老窑口,高耸的烟囱覆盖着厚厚的绿植。
对于正在消失的瓦窑,欧武和村中一批有文化自觉的瓦窑青年率先行动起来,开展瓦窑文化保育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和夫人花近一年时间,深入民间挖掘瓦窑历史文化,整理出一本《廖山瓦窑》一书,以文图史料的方式全面深入地对瓦窑文化进行了梳理。
“老窑址是瓦窑的文脉,也是瓦窑文化的‘母体’,我们现在闻名的陶瓷工艺、瓦窑陶鼓,都是这个‘母体’里开出的花,如果我们不保护好这个文化‘母体’,会不会丢掉我们的根?”这是欧武担忧的地方。
瓦窑村自东向西有着几片苍翠“森林”,绿色掩盖之处,均是荒废的老窑址。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瓦窑陶瓷工艺远近闻名,其中,瓦窑陶鼓更是独树一帜。瓦窑陶鼓经过手工作胚、雕花、上釉、烧制、蒙皮、调音等38个工序烧制而成,用于祭祀、驱邪、祈祷时用,曾作为吴川民间傩舞《舞二真》《舞六将》的伴奏乐器,后来演变成由数十人背着陶鼓一起表演的舞蹈。这种鼓声苍劲、深沉、粗犷,2013年列入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文化是根,是乡情回归的土壤,为了留住历史文脉,留住乡情,才能把人才留住,发展家乡,这是欧武和一群跟他一样的瓦窑青年的共同愿望。他希望有关部门能采取有效措施,把“正在消失的瓦窑”列入文保单位,让这株文化“母树”开出绚烂的花。
湛江晚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