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遂溪北坡游鱼的魅力

2024-03-07 10:2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韩巨挺

夜幕降临,遂溪北坡圩鱼灯璀璨,如水晶宫。  记者 张锋锋 摄

我家乡元宵节的习俗是游鱼灯。

它是清朝乾隆年间萌发賡续至今,历时300多年,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说当年雨水节气过后,上天尚未给北坡这块莲花宝地赐降甘霖,十大莲花池已干涸,草木黄萎,春耕难于开锄下种。村民心急如焚,便自发集结起来,备齐三牲五果,元宝香烛,齐心跪拜苍天,祈求早日施甘霖,赐福生灵。有心则灵,祈求至第三天午时三刻,雷鸣电闪,乌云密聚,顿时倾盆玉珠串落,犹如银河泻地。村民男女老少冲入雨中,欢跳若狂,拿出盆煲桶罐,承接玉液!他们突然发现,从天而降的何止雨水,还有大量的各色鲤鱼, 活跃蹦跳。降雨持续了一个时辰,村中莲池满溢。村民们再跪再拜苍天致谢!并小心把这些天赐锦鳞请回家敬养大水缸中。此年,北坡老 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物生灵乐也融融。此后每年元宵节,村民们为答谢天恩浩荡,祈求年年有鱼,便虔诚地结扎鱼灯,齐心列队巡游,渐成习俗,伸延至今。

游鱼灯也是我孩童时快乐的记忆。从我记事那年起,父亲便用铁线扎成一条长60公分,宽20公分,高40公分的鲤鱼,铺贴上白竹纸,用色彩画上鱼鳞眼睛,鱼尾可左右摆动,鱼嘴能上下开合。我手提肚内装着油灯、闪闪发亮的鱼灯参加多次元宵游鱼……父亲制作的这条鱼灯的铁线灯架尚在。见到它,就掀起我思绪不息的涟漪。

正月十三,年近八十的我又怀着未泯的童心回到家乡,全心参加这次新时代的家乡盛会。

当天下午,我在熟悉的东街,见邻居一庞姓青年,正在厅堂精心装点一条龙。这条龙已贴上白布,显现成形, 一米多长,龙尾高跷, 龙头高昂,二支龙须上挑,龙舌伸出三寸长,活灵活现。他正潜心为自己的作品润色。我问:“这是你构思的?”答:“参照有关图案,作些修改。”问:“明天可以完成吧?”答:“今晚完成。”接着我到堂妹家探望,家中无人,只见厅堂坐椅上插着已结扎成形大小不一的三条鱼,还未画鳞上色装灯火。第二天早上,我拿着前年已结扎成的锦鲤到堂妹家上色点晴。只见侄女(大学生)正在给大鲤鱼打扮,绘鳞画鳍。打过招呼后,她说:“上什么色好看呢?”似自言自语,也似征求我的意见。这里备有红、黄、蓝、绿、黑、紫等色彩。我为我“培养”的大锦鲤画上红鳞就告辞。侄女继续全神贯注为她的鱼灯添色加彩,为当晚出游而努力。

我在南街街口见一位60多岁老伯戴着眼镜,坐在家门口,正在为他亲手结扎的鱼灯贴花。他买回小朋友喜爱的贴纸,有苹果、草莓、 梅花、菊花、荷花等形态,细心地一张一张撕下来,往鱼灯上粘贴。我问他:“老哥,你扎两条鱼用几多天呀?”他说:“已用了三天。有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每人一条。”我问:“你为什么粘贴纸呢?”答: “很多人都是画鱼鳞,我想搞个新花样,让孙子孙女高兴啰!”又问:“这叫什么鱼?”答:“叫花鲤。”多有心思的爷爷!

在北坡老圩有两个鱼灯手工作坊,全年都在制作鱼灯,在正月初十已售罄,临近元宵产品供不应求,每条鱼灯售100-300元,大小价格不等。

在游鱼发源地北坡老圩的南街蓝球场内外,更散发着游鱼文化氛围和浓浓的“鱼腥”韵味。此地周边墙壁画满各款鱼灯,街上挂着大幅红布横额:“共建美好乡村,同享游鱼文化。”“瑰宝非遗匠心,游鱼跃起  盛世春光”。整个老圩都可见到此类横额。蓝球场北面搭建长廊,展 览精美鱼灯数十款,开展评选优秀作品,可以抖音投票。篮球场南面设置鱼灯制作平台,展示几位鱼灯制作传承人的简介和画面。这里有我所属街的前任生产队长钟华保(72岁),用铁钳、竹篾、铁线、白纸、白布制作鱼灯近50年的威水史;有我堂侄的贤妻梁芳,年过50, 传承其父技艺,制作鱼灯,粘贴花边,手法娴熟的倩影简介;有我小学同学苏日英(80岁)制作鱼灯60多年,技术精湛,还教会左邻右舍二十多家的后辈制作鱼灯手艺的辉煌事迹及靓照;还有其他几位的简介及制作鱼灯的经验介绍。他们都是游鱼文化传承人中的优秀者,但也只是沧海一粟。

北坡游鱼灯闹元宵有二个晚上:十四晚和十五晚。

十四晚夜幕刚降临,游鱼灯的锣鼓则响起传向八方。手举鱼灯人们从四街八巷涌向白马庙。今年是白马将军当值,他位居老圩东方。

经过一番隆重的拜祭仪式后,敬请出白马将军坐镇巡行。金龙队、醒狮队、雄鹰队在前各展英姿威武,引出连续不断鞭炮声和浓烈的烟花礼炮,游鱼灯的村民紧随其后,为每家每户拜年祝福。游鱼队来到门 前,家人在门口焚香恭候,鸣炮表示热烈欢迎,送上红包利是,以示答谢,随后本户鱼灯入列随队游行。这样,游鱼队伍越游越长,逶迤弯曲达三几里长。父母牵着儿女,祖父祖母拉着孙子孙女,共享欢乐。海鱼河鱼共游一河,鱼虾蟹蛤和谐同乐,海龙河龙飞龙火龙各施雄风, 同心共祝村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年年有鱼!空中无人机航拍,称这是地上银河,繁星汇聚,各闪光华,真似朵朵竞开的莲花、梅花、菊花、烟花,此起彼落,竞相射放,可谓百花齐放,争美斗艳。诸多媒体记者忙坏了双腿双眼。街边外地观赏者熙熙攘攘,来自外村外县外省、广西、云南、海南、甚至内蒙也不远万里坐着房车来观赏助威!这壮观的场面一直展现到深夜11点钟。

十五晚游鱼与十四晚游鱼相比,不同点是:其一:规模更大,游鱼更多,激情更烈。因为在外地工作的和退休人员都赶回来;外嫁女全部返娘家,携夫带子;外地游客也加入游鱼,添加了大量的“鲜鱼活龙”!其二:游鱼队伍只游大街不入小巷。其三:游鱼收队后,放礼炮半小时,宣告游鱼顺利结束。礼炮犹如春雷,炸响八方,照亮十里。

我亲历游鱼其境多次,感悟到它的特色在于:

其一:蕴藏浓厚的历史性。它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历经朝代更迭, 饱含300多年的风霜,有浓厚文化积淀,既有历史深意,也有现实意义,寓意沉甸甸。

其二:出于高度的自发性。村民出自追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年年有余,国泰民安,美好生活的永恒天性,不需启发、组织、训练,高度自觉地集结成队,充满虔诚和炽热喜悦。

其三:广泛的群众性。由于出自村民内心的强烈祈求,所以每家每户,每店每厂,男女老少都参与,不能行走的老人坐在门前举着鱼灯,三岁幼童坐在父亲肩上举着小鱼灯都共享游鱼之福,展示出广泛的群众性和人民性。

其四:和谐的原生态性。出游的鱼灯,绝大多数是村民自己生产的,虽然有些粗糙,但倾注了他们心血,托负着他们的心愿,展示他们才艺。水族精灵集结成行,体现了水域世界的原生态。

最后,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性。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鱼灯在制作材料和游行场景都焕然一新。前期的鱼灯,制作材料主要是竹篾、白纸、香糊、花生油灯(或蜡烛)。鱼灯是手提,防止鱼肚中的油灯倾倒,防止鱼灯着火烧毁,手提鱼灯人要十分小心,不可大幅度摇晃,更不可翻转过头。现在制作材料已改用铁线,白布彩布,粘合胶水,鱼肚鱼身装上闪烁的电池彩灯。鱼灯是用竹杠或塑料管,不锈钢管缚牢举过头顶,可以任意摆摇翻腾,作出鱼跃龙门的姿态,甚至金龙口吐火熠,也见到了高飞的气球鱼,飘忽上下。所以游鱼队伍精彩绚丽,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心动公交站”亮相港城 打造湛江文旅新名片
  • 雷高镇扶柳村:“一心五组团”构建乡村振兴新典范
  • 湛江经开区举行大型招聘会
  • 徐闻干部职工喜迎“五一”  “趣”享运动
  • 赤坎区开展宣教活动
  • 美好生活 逐梦赤坎!“五一”假期文旅活动“花样”翻新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