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章区志满小学师生一起种下树苗。
春回大地的日子里,我市教育系统落实“乡村绿化”工作部署,广泛发动师生积极参与绿美湛江生态建设,组织师生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及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形成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风气,建设绿美生态校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湛江。
各地各学校积极开展活动,为绿美湛江“充植”
麻章区第一中学组织80余名历届校友代表开展“廿五载桃李芬芳,师生欢聚喜种树——我为母校种棵树”新春植树活动,在学校新区运动场种下“感恩树”。
博雅学校党支部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绿化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组建爱绿植绿护绿志愿队,到朝发村种下“博雅林”。麻章区实验学校和麻章二小“结对子”到城家外村共植“友谊树”。太平中心小学党员带领少先队员在学校运动场种下“学子树”。麻章区第二中学积极倡导师生在自家房前屋后、阳台窗台进行绿化美化,带头建设美丽庭院。
形式多样的绿美校园建设工作,把“绿”栽满校园,让“美”浸润心田,书写绿美校园新画卷。
加大绿色校园建设力度,提高学生爱绿护绿意识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持续推进“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各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有序推进新建绿色建筑和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强化绿色环保校园建设,深化绿色校园文化培育。目前,湛江市已有1239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完成率达到98.96%。
我市教育系统把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落实生态环保教育融入教学课程。去年年初,市教育局即制定了《湛江市2023年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方案》,对全市教育系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做了具体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德育工作内容、环境教育课纳入中小学课程表、落实中小学校每学年4课时环境教育课程、中小学生生态环境知识普及率达到98%以上。
我市中小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支持和引导师生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宣传。
在班级和楼道间随处可见节约用水用电提示;引导师生优先选择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编印、发放湛江市中小学垃圾分类教材......绿色文明理念在湛江校园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多元化的活动实践和体验,深化了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植树节、保护野生动物日、“爱鸟周”活动、环境科学探索活动等重大节日,学校组织举办环保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班队会、环境主题运动会、废物回收作品评比等活动。
去年3月,市教育局在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举行“倡树文明新风 共建红树林之城”文艺展演活动,全市2642名学生参与,我市还开展了湛江市环保卡通形象征集比赛、“美丽的校园”摄影比赛、环保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2900余场,覆盖全市58万余名学生。
去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印发《湛江市“守护红树林 科普向未来”红树林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工作方案》,各相关部门、各学校开展红树林主题班会评选、科普展览、科普讲座、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青春大使评选等几个方面系列活动,引导我市广大中小学生争当红树林的守护者、红树林知识的宣讲者、红树林故事的传播者、建设“红树林之城”的志愿者。
各类环境教育课程和活动,培养了青少年学生绿色发展的责任感,提高爱绿护绿的行动力,养成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