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2023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了解,根据《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要求,广东省发改委牵头组织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营商环境建设作出评价。2023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以下简称“2023年省评价”)借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B-Ready”体系(以下简称“世行评价”),共设置12个一级指标,37个二级指标。12个一级指标中,10个与世行评价相同,分别是: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劳动力市场监管、获得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纳税、解决商业纠纷、促进市场竞争、企业破产,增设广东特色指标“政务服务”和“经营主体满意度”。
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及总体评价结果为:广东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推动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加快打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经营主体办事便利度、满意率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法治建设不断加强,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评价结果分三档。第一档:深圳、广州;第二档:佛山、东莞、珠海、惠州、中山、肇庆、江门、汕头、湛江、汕尾;第三档:云浮、茂名、韶关、清远、潮州、梅州、河源、阳江、揭阳。与上一年相比,惠州、中山、湛江、汕尾、云浮等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步明显。湛江成立市、县(市、区)的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开展市“四个全面”营商环境专项考核,每月对进展滞后的工作任务进行督办。
评价发现,全省各地各部门聚焦经营主体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主动作为,形成一批务实管用新经验、新做法。如广州推行食品经营许可“一证多址”,深圳推行产业“混合上楼”,广州、中山实行工业园区电费在线透明计算,佛山、中山、湛江、潮州实现办理物权证明“少跑腿”,汕头成立银行账户冻结援助中心等。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