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多个中华白海豚种群同日畅游雷州湾

30分钟内邂逅3群“白牛翻海”

2024-03-27 20:37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字/记者张永幸 图片/记者郎树臣

在雷州湾海域“邂逅”中华白海豚。

“看,这里有一大片海豚!”“这可是一个大家族”“这一片很多头啊”“把船的发动机关掉,别惊扰他们”……

人群中起了一阵阵喧哗与骚动,他们的视线都在聚焦数十米开外平静的海面上,肉乎乎粉嘟嘟的身影轮番翻出海面,一阵阵涟漪随之泛开来。

是肉眼看还是手机拍,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手机镜头恨不得能聚焦再聚焦,拍视频恨不得360度无死角,就连持单反相机者也在痛心疾首:刚才有只从海面跳起来了,举起相机却看不到了!

在雷州湾海域“邂逅”中华白海豚。

这就是在雷州湾海域身临其境“邂逅”中华白海豚的场景。今日上午11时许,记者乘坐船只从东海岛东南码头出发,在前往南屏岛海域途中可谓“运气爆棚”,半小时内先后三次看到中华白海豚种群。

幼龄的中华白海豚呈深灰色。

年青的中华白海豚呈灰色。

成年后的中华白海豚呈粉红色。

有白色的、粉色的、浅灰的;有身长一两米幼龄的,也有三四米长中年或老龄的;有慢慢翻出海面的,也有倏地跳跃出水、溅起浪花朵朵的;有从船舷一侧翻出海面露出背鳍的,也有游到船头跃出水面甩出秀气的尾鳍的……

在雷州湾海域“邂逅”中华白海豚。

在碧蓝的海面上,一群群白色精灵上演的“名场面”令人应接不暇,让人类在船上“趋之若鹜”:从船尾、船舷跑到船头、驾驶室,从一层座位层爬上二层观光层,反复点开手机拍摄模式,只为留下那群白色精灵的倩影。

“我家人是硇洲岛的,坐轮渡来回那么多次竟然都没有看到!”“前几天看到有人说推动建立白海豚保护区,我想着都没见过白海豚在哪,结果今天就出来了”“没见过‘白蜈’,没想到真的存在我们雷州半岛(海域)”……即时发一组海豚视频和图片在朋友圈,就能收到无数的赞叹和歆羡。线上与线下互动之间,洋溢着满满的对中华白海豚亮相雷州湾的喜出望外和自豪之情。

“白牛翻海”是东海岛人终身难忘的“名场面”。

同一片海域,数百年来,东海岛人一直用雷州话把海豚叫做“白鯃”,鯃音同“蜈”(也有的认为通俗点叫做“白牛”)。在多少东海岛人的童年里,“白牛翻海”是一个终身难忘的“名场面”。

中华白海豚简介。

“白鯃”正是雷州方言作为古代汉语活化石的一个明证。明代杨慎在《异鱼图贊笺》卷一中写到:渔书江屯土名“白鯃”,身大而长白色,出入波浪中,见则有风。而据考证,今天潮汕和粤西、台湾一带将海豚称之为“白鯃”,珠江口一带和广东部分渔民称之为卢亭、白忌或海猪。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全球数量仅约6000头。它们在雷州湾频频出现,折射的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有效修复和保护。近20年间生活在雷州湾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不仅数量为世界第二大,且种群稳定壮大的“青壮年”成主体。

一项针对厦门、珠江口、广西、汕头和湛江的中华白海豚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种群在近期都经历不同程度的衰退,湛江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是所有已调查地区中现状最佳的种群。

明代杨慎在《异鱼图贊笺》写到的“白鯃”就是海豚。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白鯃之盛。在海草丰茂、鱼虾丰富的雷州湾海域,多个中华白海豚种群欢快畅游,与我们这群“就是奔着看海豚去的”人类不期而遇。几百年前杨慎见到的白鯃“出入波浪中,见则有风”的盛况,在同一个上午同一片海域反复上演了三次,持续半个多小时,还有什么比这种穿越时空的“双向奔赴”更令人心旷神怡的?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莫松萌
值班编委:梁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神舟十八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建造完工
  • 雷州英利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举行投产运营仪式
  • 勤修剪精造型  “绣”出道路颜值
  • 作家马伯庸在湛江开讲 :解密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