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记者从湛江经开区获悉,近年来该区保护性开发中华白海豚特色文旅线路,让偶遇“海上大熊猫”生态奇观成为经开区特色文旅名片,弘扬湛江海洋文化,助力海洋强市建设。
该区围绕“建设一个中华白海豚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一个红树林+中华白海豚旅游景区、建设一个中华白海豚主题海洋馆,开拓一条红树林+中华白海豚特色文旅线路”的“四个一”总体目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湛江经开区保护性开发“红树林+中华白海豚”特色文旅线路工作实施方案》。在开发特色文旅品牌统筹中优先考虑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对东山龟头村、民安西湾村、南屏岛、硇洲岛等中华白海豚活动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保障中华白海豚文旅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经开区因地制宜引入政企合作和市场运营模式,建立民营企业、国有平台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享平台,打造集滨海休闲娱乐度假与红树林、中华白海豚保护科普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特色文旅项目,多方联动做好“渔旅结合”文章,共同保护好开发好东海岛中华白海豚旅游资源,加快推进西湾“红树林+白海豚”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海洋牧场融合发展。
经开区科学统筹、系统谋划红树林、中华白海豚文旅品牌保护性开发工作,以红树林、中华白海豚海洋文化为特色,以复合业态、多重场景、深度体验为手段,分周期分区域推进,策划特色文旅项目、强化基础配套、形成特色文旅线路,计划到2027年底,将东海岛自西向东的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形成中华白海豚、红树林、大工业核心资源特色的精品文旅线路,打造成“四季可度假、常年可观赏”的远近闻名度假目的地,打造经开区特色文旅品牌。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