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从“国之重器”看新质生产力

2024-04-13 08:5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钟颐

以科技创新为要义、与传统生产力相对照的“新质生产力”,无疑是近来讨论度最高的名词之一。如何锻造新质生产力?其中一个重要的答案就在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月3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在东莞启动建设,建设周期为5年9个月。散裂中子源被誉为“超级显微镜”,能够服务于前沿科学研究,对接国家重大需求,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二期工程建成后,装置在同等时间内能产生更多中子,不仅能有效缩短实验时间,还能使实验分辨率更高,能够测量更小的样品、研究更快的动态过程。总之,研究能力将大幅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要大力推进前沿性、颠覆性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科学装置至关重要。由此不难理解,“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让“国之重器”变成“孵化利器”,是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从0到1”的突破和“1到100”的应用不可偏废,“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同样重要。以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例,自2018年完成国家验收、投入运行以来,在航空航天关键部件、锂离子电池、稀土磁性、新型高温超导等重点领域,它不仅涌现出丰硕的原始创新成果,还带动了多个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此番启动二期工程,正是为了满足更多更高的用户需求。

事实上,这样的“散裂”也是“集聚”的结果。具体来看,科技创新为产业创新蓄势赋能,源于上下游各种细分领域的厚积薄发。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颗中子不断“落地生根”,各类人才集聚东莞,一批高校院所、青创基地相继落户,形成“磁力”满满的“科研森林”,越来越多的未来产业、前沿产业在此布局,技术和市场的距离不断缩短。当然也要清醒看到,大科学装置投资高、建设周期长,且带有不确定性。如何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需在体制机制层面持续发力,让各个环节运行流畅、衔接紧密。

值得一提的是,“国之重器”的赋能,同样适用于传统产业。前不久,在珠海建造完工之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下水,成为我国首次在300米以上深海海域建设的固定式海洋平台,刷新了作业水深、高度、重量等多项亚洲纪录。有业内专家表示,作为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利器,我国深水导管架设计建造实现“质”的飞跃,对降低海洋油气开发成本、带动钢铁产业向“新”向“绿”蜕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海基二号”是海上油气平台的“基座”,而能源正是“工业的粮食”,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国之重器”的价值不言而喻。按照作业计划,它也将推动亿吨级深水老油田焕发新生机,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鲲鹏”上天到“蛟龙”入海,从“海基二号”下水到散裂中子源“上新”……期待更多“国之重器”为新质生产力强基、固本、培源,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与底气。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这次,湛江凭“县域商圈客流”火上央视
  • 霞山区“五一”文化旅游周赚足眼球
  • 湛江持续推进乡村扩绿兴绿护绿
  • “乡村游”受青睐 感受乡村新变化
  • 遇见立夏 乐享假期
  • 原创音乐剧《红树林深处的灯塔》举行拥军专场演出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