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学下洋镇擦亮特色产业“金招牌”

2024-04-15 11:13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龙飞腾

在今年3月18日的徐闻县“镇在进行,村在行动”大比武中,下洋镇以92.44分的优异成绩,被评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第一名。(4月15日《湛江日报》)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旺、乡村兴,抓住产业兴旺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发展产业不能照搬照套,要避免产业单一化,就必须因地制宜、因镇施策,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3月18日,徐闻县举行“镇在进行,村在行动”大比武,下洋镇被评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第一名。4月15日,湛江日报在介绍该镇相关经验时,特别提到该镇“打造‘红色文化+观光农业+滨海旅游’的绿美乡村,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下洋镇是如何一步步挖掘、确立特色产业的?特色产业又如何从“施工图”一步步变成“实景画”?其中又藏着哪些变“平凡”为“特色”的诀窍?

所谓“特色产业”,其实就是以“特”制胜的产业,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下洋镇发展特色产业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特”本身——只有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持续做大做强做好特色产业这个“大蛋糕”,才能提升全产业链水平,有力支撑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湛江海岸线绵长,很多沿海镇村都极具文旅开发价值。再放眼省内,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打出“海湾游”这张牌的则更多。同样是发展滨海旅游,如何才能脱颖而出?下洋镇首先是找准了当地区位、资源之“特”——“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徐闻最东边……晨起可拥抱东升旭日的第一缕阳光”,另外还有“水清、沙白、天蓝、湾美”四张王牌的加持。

围绕这个“特”,下洋镇继而从四个方面发力:其一,引进旅游公司对下港海滩进行统一开发,打造“南端暖滩”旅游区这个“头牌”;其二,依托北石港片区丰富的小生蚝特产,支持村民回乡创业、引进投资,建起“蚝宅”民宿群;其三,升级“墩尾-地塘-那屋”红色精品旅游路线,推进墩尾、桐挖、弄坡、上园、藤厂五个特色村庄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串珠成链”;其四,打造30亩清心莲子种植基地,利用200多亩集体土地种植藿香、葛根等南药,发展观光农业。

四个发力点,从“特”出发,奔“优”而去——不仅提供优质的“土特产”,更是为了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

在从“特”到“优”的催化中,下洋镇下好了一步关键棋——造“链”。编织、延伸产业链条,才能让特色更“特”,最终脱颖而出。不仅依托海滩旅游区打造“网红打卡点”,更建起“蚝宅”留客过夜;不仅将撂荒地变成莲子、南药种植基地,更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后续更可在康养旅游上做文章……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相融合,一二三产业齐步走,下洋镇将产业链条变粗变长,让特色更加彰显,让价值不断提高。

下洋镇发展特色产业还有一点很值得学习,是对“人”的重视。产业要振兴,科技必先行。特色产业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素质不断提高。比如建莲子种植基地,下洋镇推出了“高校科研团队+企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模式。虽然报道中没有详细描述,但高校科研团队必然在其中起到了技术升级“催化剂”的作用。又比如建“蚝宅”民宿群,这种对创新创意的重视、对村民回乡创业的支持,都是激发新农人“小宇宙”的妙招。

立足于“特”,产业创“优”,聚力强“链”,创新靠“人”——下洋镇要不断擦亮特色产业“金招牌”,结合“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打造“鲜美湛江”文旅品牌等要求,努力把特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各镇村要从中学习因“特”出“色”、推“特”向“优”、绕“特”成“链”的方法,从自身实际出发,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把一个个“小特色”变成强镇兴村富民的“大产业”。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黄梦秋
值班编委:郑时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心动公交站”亮相港城 打造湛江文旅新名片
  • 雷高镇扶柳村:“一心五组团”构建乡村振兴新典范
  • 湛江经开区举行大型招聘会
  • 徐闻干部职工喜迎“五一”  “趣”享运动
  • 赤坎区开展宣教活动
  • 美好生活 逐梦赤坎!“五一”假期文旅活动“花样”翻新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