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湛江日报记者实地走访河流生态修复典范项目——韩国清溪川

一条城市“暗渠”何以变成生态文旅胜地?

2024-05-22 18:44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文图、视频/首尔专电 特派记者张永幸 (吴其修对此文亦有贡献)

在河岸上,无论散步道、骑行道还是广场、露天剧场,都是人头攒动,各种节庆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河道边,人们或半躺树荫下休憩,或坐在石阶上光脚戏水,可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

在河水里,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不怕人的鹭鸟在大家眼皮底下捕鱼——镜头拉远,这幅生态景观背后,是车水马龙、大厦摩天的闹市。

这条河贯穿首尔市中心,它是韩剧里的约会圣地,CITY WALK(城市漫步)的首选地,也是城市规划教科书的经典案例、河流生态修复的绝佳蓝本。

这条河便是清溪川,在韩语中意为“清澈的山泉”。从人们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到水泥板封住的城市暗渠,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旅打卡地,清溪川的巨变跨越了半个多世纪。

“清溪川复原工程”被城市规划界公认为 “21世纪城市生态革命真正的开端”,被誉为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重大成功案例,在全球被广泛作为参考。

该工程为恢复城市河流的生态风貌、做好城市旅游开发做出良好的示范,对湛江绿美生态建设、河湖长制实施、大文旅开发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和启发思考。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在韩国首尔,通过实地走访清溪川,试图找出“问川哪得盛如许”的答案。

【名片】清溪川修复项目

【地址】韩国首尔·中央商务区

【时间】2003年7月开工,2005年10月竣工

【规模】河道总长8.5km,复原长度5.84km,河道宽6—72m,上下游高差约15m。

【投资】预算3.57亿美元,决算3.86亿美元(约23亿元人民币)

【投资主体】首尔市政府

【项目内容】拆除高架道路及原有覆盖构筑物,兴建共22座跨河桥梁,其中5座人行桥,16座车行桥;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建设独立排污系统;水质治理(达Ⅱ类水标准)、调水并恢复自然河道;防洪建设(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两岸修建生态公园、生物廊道;市政管廊建设等。

【他山之石】

1.生态修复:河道整治和生态复原

为解决水源问题,保证清溪川一年四季流水不断,维持河流的自然性、生态性和流动性,首尔采用三种方式向清溪川河道供水:

● 以抽取经处理净化的汉江水为主;● 部分采用经处理的地下水和雨水;● 应急情况下少量使用市政中水补给。

在治水、补水的基础上,集成运用自然化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河流的自然风貌及深潭、浅滩、湿地等原生环境,解决河道供水与泄洪问题。

2.综合决策:政府、专家、公众多元主体参与

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合作、专家咨询、公众参与的项目实施机制。首尔政府在整合相关部门的基础上,成立临时办公室,加强对项目管理协调。成立专题研究组负责前期可行性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攻关、制定和优化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促进市民委员会、复兴改造研究团体等社会第三方组织,负责政策监督、公众意见的收集与反馈、组织听证会、提供咨询宣传服务。

3. 特色重塑:分段打造流淌的城市风景路

结合河道流经地段的不同城市属性和空间功能,对清溪川5.84公里长的核心整治段落,分东、中、西三段进行差异性景观设计,形成了历史文化、都市文化和生态休闲三个主题段落。

对于复原前代表着现代文明的高架桥,设计者有意在河流下游段,保留了三个“残留”的高架桥墩,告诫人们这曾经是清溪川的过去。

项目设计整体保留了河道的历史路径,下凹式的设计使河道在丰水期满足行洪需求的同时,保障城市安全。设计在河流两侧增加了多样化的慢行空间和亲水平台。

工程最东端的清溪川文化馆,对工程复原前后的面貌进行对比,让人们了解清溪川的前世今生。馆内常年开办有展示体验等文化活动。

4. 交通优化:公共交通主导的多元策略

在保留清溪川沿线两侧车道同时,首尔通过增加周边公交线路、完善慢行系统、提升地铁运力、集中商业服务网点、控制机动车出行等综合政策,使市民不必远行或驾车就能享受城市便利,疏解因高架桥拆除带来的交通压力。

【经济和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给首尔带来的最直接效益就是经济效益:南北两侧商业业务增加3.5%,周边地产价值增加30%-50%,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在2006—2016年十年间,清溪川总游客量达2.31亿人次,其中外国游客量400万。

首尔市政开发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与投资相比,清溪川复原工程产出效益将达59倍,而且会在全国产生23.78万亿韩元生产和附加值效果,解决首尔市24.4万个就业岗位,大大升了地区整体活力。

在生态方面,复原前,清溪川下游地区的动植物仅有98种,许多物种绝迹。但在复原后,工程栽种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修建鱼道用做鱼类藏匿场和产卵场,由于各类生物的栖息空间得到保障,这里的物种迅速上升为314种。

在气候方面,复原前,清溪川高架桥一带的气温比首尔的平均气温高5度以上。复原后,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减少了2.3%,清溪川流域的空气、噪音污染程度有了明显下降。这里的平均气温要比首尔低3.6度,空气清新了许多。

【记者手记】从“望水兴叹”到“光脚戏水”

让河流碧水长清之后,在河岸铺上草坪、种上绿植,然后砌筑河堤、修建栈道,就可以叫“亲水空间”了吗?

清溪川告诉我们,那只能叫“望水空间”。

真正的亲水空间,用记者在清溪川的体验来看,就是能够有个舒服的位置坐下来,脱掉鞋子、光着脚丫伸进水里戏水一番。而且,鹭鸟就在你两米外抓鱼,也不怕你。

清溪川的亲水空间,既有水波荡漾、清风拂面,也能随时戏水、濯缨濯足;既能为人类游目骋怀,也有“万类霜天竞自由”;既能闹中取静、放松身心,也有文化滋养、精神安放。

让清溪川的桥、堤、水、墙、动物和植物,告诉我们该如何更好“亲水”吧——

河道上以桥梁、河堤、跌水、立墙等构成的景观设计,在空间上形成不同的序列,营造出多元化的滨水景观和丰富的空间体验。

河流两侧增加多样化的慢行空间和亲水平台,打造成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让人们近距离地感受清溪川。

强化堤岸空间的利用,修建便于行人的步道和休憩空间,缓和堤岸坡度,有利于堤岸空间的利用和亲水性的形成。

为解决河流地势西高东低的问题,采用多道跌水的方式处理高差。为较缓的下游河段,在每两座桥之间设一道或二道跌水;为靠近上游较陡的河段,在两座桥之间采用多道跌水,使得河流水面既有涓涓流水,又有小小激流。

河道周边设置9个水景设施和文化墙、色动墙、愿望墙等多种文化空间,丰富亲水空间特色体验。

利用桥洞昏暗的空间及溪流两侧河岸,用花岗岩砌成阶梯形式的亲水平台,为周边政府办公人员开展社交式的聊天、周末亲子游嬉玩耍、河畔音乐会的举行、夜晚西洋音乐的水边演奏,乃至市民和旅客提供休闲空间。

清溪川不仅为人们营造了城市中可亲近的自然休闲空间,更为举办踏桥燃灯等民俗庆典、集会和时尚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成为城市高品质特色空间。2005清溪川复原开放后,平均每天的游客量达7.7万人次。

【历史沿革】

17世纪末:大量居民涌入首尔,在河道两侧建立居住区,不断将污水排入,清溪川逐渐变成城市排污河道。

1940s:由于韩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被排入河道,清溪川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流量减小,水质恶劣。

1950s:首尔政府用5.6 km长、16 m宽的水泥板封盖市中心河道,使清溪川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1970s:为缓解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需求,首尔在河道封盖上建设道路,并修建高架桥,清溪川成为了暗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002年:首尔政府提出拆除高架桥复原清溪川的计划,实施水环境治理和复兴改造综合策略。

2003年:清溪川复原工程启动,5公里长的高架桥轰然倒下,搬迁沿线6万多家店铺,重挖河道、栽培植物,将清溪川还原为城市生态商业游憩中心区。

2005年:工程正式竣工,清溪川获得重生并对外开放,一个月内有627多万人访问。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黄梦秋
值班编委:梁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廉江良垌:守牢“质”高点 擦亮“良荔”品牌
  • 吴川市樟铺镇下村:生态养鹅产业旺 乡村振兴“向天歌”
  • 农机所开展番薯高效低损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 
  • 廉江:粤剧进校园 学生“耍花枪”
  • 到硇洲来,解锁精彩
  • 多单位携手开展“净滩”行动  共护海洋生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