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开水、选择咖啡豆、研磨咖啡豆、打奶泡、拉花……李海洋在咖啡机前操作熟练、忙碌不停,不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两杯香气四溢的咖啡。
李海洋在工作间内制作咖啡。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和普通的咖啡师一样,李海洋能熟练制作出多款高品质咖啡饮品,但和普通咖啡师不一样,李海洋的耳朵听不到,从下单到制作,他全靠手语、语音转换或者手写文字来完成。
工作间里的李海洋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制作流程。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在咖啡界,李海洋是位籍籍无名的新人,但在国内聋人足球界,李海洋却是个响当当的名字——2006年、2008年、2010年先后三次入选国家队,多次跨出国门,远赴泰国、希腊等地参加足球比赛。在全国锦标赛、世锦赛、亚锦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在今年的广东省残运会,李海洋还作为深圳聋人男子足球队的教练,带领队伍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
新的天地对于李海洋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从足球冠军到专业咖啡师,李海洋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故事——
1989年,李海洋在遂溪出生。因为童年时期的一次高烧,李海洋再也没能听过这个世界的声音。
在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读书期间,调皮好动的李海洋特别喜欢足球,成为学校足球队的元老队员。
2003年,16岁的李海洋首次走上全国足球比赛的赛场,在当年举行的首届全国残疾人足球赛中获得了全国第二的成绩,自此,李海洋在国内聋人足球界崭露头角。十多年来,李海洋一直活跃在国内足球界。
尽管在全国、省、市足球比赛上获奖无数,但听力障碍还是成为了李海洋就业的绊脚石。
在成为咖啡师之前,李海洋也接触过许多工作,送餐员、场工、临时送货员……这些工作虽然能解决温饱问题,但一技之长、固定工作、自我价值,这样美好的词汇,一直回荡在李海洋的脑里。
李海洋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在工作间忙碌着。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半年前,在恩师郑国栋的帮助下,李海洋和几位聋人足球运动员得到了参加咖啡师培训的机会。凭着不懈努力,他们学会了很多咖啡制作技巧和方法。在资深咖啡从业者玲姐的鼓励下,今年六月,李海洋和一起参加培训的七位聋人咖啡师一起,共同创办了DW无声咖啡馆,成为了一位无声咖啡师。
李海洋和他的小伙伴们在自己的新阵地的合影。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店内的墙上挂满了他们身披战袍捧起奖杯的画面,也挂满他们和咖啡结缘的每一个瞬间。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走进座落在赤坎埠里创艺社区里的DW无声咖啡馆,除了氤氲的咖啡香气,目之所及都是与足球有关的元素,奖杯、签名足球、足球队队旗……
从足球到咖啡,李海洋和他的小伙伴们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店内墙上的那句:“以永不言败的冠军精神,专心研磨每一杯咖啡,带给每个人,极致的味蕾享受”的标语让人动容。
闲暇的时间李海洋会和可爱的儿子一起玩耍。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凭借一技之长,一如李海洋这样的听障人士,在无声的世界里更有尊严地自力更生着……
记者手记
无声咖啡馆,为残障群体打开一扇门
李海洋和顾客的交流基本是靠手语,碰到一些对手语毫无了解的顾客,他们就用本子写字来交流。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没有人声喧哗,大多数时候只会听到打奶泡的“嘶嘶”声和咖啡器皿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顾客点单时,只需用笔写下需要的口味和喜好,几分钟后,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便呈现在眼前。在DW无声咖啡馆,无声咖啡师们用微笑代替语言。
李海洋为顾客制作咖啡。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数月以来,李海洋和他的伙伴们,在资深咖啡从业者、无声咖啡运营指导玲姐的帮助下,不断精进咖啡技艺。同时,他们与客人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客人的理解与支持,给了他们做好自己的咖啡事业莫大的信心。
“他非常的努力,非常的认真,很珍惜有这样的一次机会。”玲姐说。与无声咖啡师共事的数月,她说,他们会比我们更专注,他们心静的时候,很真很纯,“跟他们相处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快乐。
“他们可以选择的工作职位太少了。”与聋人学生相处了20多年的郑国栋由衷感叹:“对李海洋和他的聋人伙伴来说,工作不仅是一份收入,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可以说,无声咖啡店的出现,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社会的大门。”
在湛江,一群身载着荣誉的足球聋人少年开启了他们新的梦想。本报记者 郎树臣 摄
DW无声咖啡馆,咖啡无声但飘香持久。无声咖啡馆的出现,为听障人群就业提供新路径。在这里,一杯咖啡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声咖啡师的世界,感受他们的魅力与才华。衷心希望更多的无声人士能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