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湛江湾实验室组织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繁育的近江牡蛎“广福1号”湛江红新品种的苗种进行现场验收。
验收专家组由厦门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发展研究会、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专家组成。本次验收采用现场抽样方法,统计50日龄“广福1号”和对照组(未经选育的近江牡蛎)的附着基数量、平均附苗量、稚贝数量及壳高和壳长。验收结果表明,“广福1号”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对照组,该品种的苗种繁育取得阶段性成功。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关于“广福1号”苗种繁育的工作汇报,查阅了相关实验和生产记录,经质询与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近江牡蛎“广福1号”湛江红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研发团队历时6年,经过4代的选育和2年的中试培育而成,具有在高盐环境下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等特点,可以在河口低盐区和远海高盐区进行养殖。
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湛江湾实验室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等单位共同组建而成,旨在通过汇聚科研力量,培育湛江本土蚝品种,建立“育繁推”养殖业态,推动湛江蚝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湛江蚝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了近江牡蛎“广福1号”湛江红新品种的生产性能对比试验,优化了生蚝育肥的关键参数,同时还研发了一套创新的生蚝净化工艺流程。此外,该院通过与国内20余家牡蛎养殖企业签订产业集群合作协议,加强了企业间的协同发展,促进生蚝产业化发展。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