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小地块”带动“大发展” 霞山“点状供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2024-08-15 09:3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见习记者黄文朗 记者林宇云 图/通讯员供

挖掘机清理土地,开展平整作业。

走进霞山区岑擎村,两个项目建设现场繁忙而充满活力。工地上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忙碌地操作着各种设备,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在工地上来回穿梭,发出轰鸣声,土地逐渐变得平整……

自2023年起,霞山区积极探索并率先推行“点状供地”模式,着力盘活闲置的农用地资源,统筹整合项目、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激活乡村振兴活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产业建设发展壮大。

解锁“点状供地”模式 破解“土地要素保障难”问题

近年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零星分散和乡村项目难以落地等问题,现行块状供地模式下无法满足乡村产业零星、分散用地需求等情况,霞山区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用地保障体系,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建立点状供地项目评估准入制度,不定期召开审查会议研究乡村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

据了解,“点状供地”作为一种新型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根据计划和土地特点,灵活提供土地,主要是为了帮助满足布局在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现代种养、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新型服务等项目需要的发展空间,适合总面积不超过2公顷(30亩)的单个建设项目。

“‘点状供地’的地块选择要确保符合要求,首先要在城镇开发边界线外,并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或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等,这些都需要深入调研,才能确定最终选址。”区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现代产业欠发展、有些村集体收入较少……诸多情况成为霞山区乡村振兴的瓶颈和痛点。为切实突破瓶颈、消除痛点、解决乡村“产业发展动力弱”问题,霞山区针对跨越或未纳入城镇开发边界线等18个行政村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后,以霞山区西部典型村岑擎村为示范点深入调研。

岑擎村毗邻高铁新城和华港工业园,同时靠近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交通物流条件成熟便利,周边早已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且附近村庄优质农副产品较多,然而农产品链条不长、建设用地较少等因素,成为制约该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成为大势所趋。基于岑擎村实际情况,区政府指导村集体推进“点状供地”项目,谋划农副产品包装厂和农副食品厂2个项目共60亩,依托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打造独具湛江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目前,项目已完善用地报批手续等,成为全市首批投产的点状供地项目。

多方协作 高效解决“产业项目落地难”问题

“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规划,更关乎资金的筹措和分配等,这些难题并非单靠一方的力量就能解决,需要多方力量的协作与配合,集思广益,为解决这些难题而努力。”霞山区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说。

霞山区根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通知》(粤自然资规字〔2023〕2号)的要求,结合我市点状供地及乡村振兴产业用地办理指引,建立评估准入—项目引进—报批指导的工作体系。在项目谋划、准入、选址、融资、报批和建设的用地流程中,相关部门、企业、村委等多方协调,共同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土地原来也是种树,建成厂后我们工作的机会增多,收入也会增加,希望项目尽快落地,包装厂跟副食品厂也能尽快建成,当然要好好配合工作,何乐而不为呢!”岑擎村村民冯先生笑呵呵地说。

村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答疑解惑、企业通力合作,目前,霞山区已解决岑擎村红屋山农副产品包装厂和石头岭农副食品厂2个项目的60亩用地问题。

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霞山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建设,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实行“谁受益、谁出资”的模式,筹集乡村产业建设资金。此外,相关部门指导岑擎村设立全资子公司,以“集体出地、企业出资、村民参与”方式,通过“三资”平台选取合作开发单位,签订合作开发合同,明确建设运营责任与具体分工,推进岑擎村红屋山农副产品包装厂和石头岭农副食品厂等两个点状供地项目。在解决土地报批和项目开发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的同时,促进了人才、资本、产业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一项项措施的制定实施,多措并举、多方协作成功打通霞山点状供地政策落地路径,仅用时半年完成点状供地项目用地报批工作,与其成立点状供地项目实施协调工作小组,建立全流程高效协作联席会议机制息息相关,为全市点状供地项目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借鉴经验。

沉睡土地“活”了 乡村产业“火”了

岑擎村红屋山农副产品包装厂和石头岭农副食品厂2个点状供地两个项目的用地都是30亩,项目总投资共1.1亿元,建成后总年产值约9500万元,税收收入为650万,将有效带动120—160名村民就业。

“岑擎村附近村庄优质的农副产品比较多,又靠近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点状供地上的产业选择结合当地实际,考虑了乡村原有产业基础。”区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介绍。

在两个项目工程建设的蓬勃进程中,当地也迎来建筑材料、小型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用品需求的增长,不仅有效促进个人经济收入的增加,也为地方政府税收带来积极贡献。

“我是卖生活用品的,最近生意不错,钱包也鼓起来了,听说工程完成后还招工人,我们还能在家门口工作,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村民陈大姐开心地说。

两个项目精准填补了本地农副食品加工产业的短板,构建起一条集生产、加工于一体的本地化产业链条,极大地缩减了物流成本,进一步拓宽了本地农副产品的利润空间,有力推动乡村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目前,红屋山农副产品包装厂和石头岭农副食品厂2个项目正开展前期的清场平整工作,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和速度全力推进中。村民们早已满怀热忱,跃跃欲试,他们心潮澎湃,热切期盼着项目早日竣工,共同踏上乡村振兴的辉煌征程,携手绘制农村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合力守护中华白海豚 延续海上生态奇观
  • 如何点燃小小少年“科技梦”?
  • 赤坎区妇联开展公益夏令营暨“爱心妈妈”暑期关爱活动
  • 港城持续暴雨天气 请注意防御
  • 赤坎寸金街道“红枫”银龄驿站:有为有乐 发挥余热
  • 渔民紧锣密鼓备开渔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