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我参加了由中国文联指导、云南省文联主办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席采风创作活动,先后深入到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维西县、德钦县等地,看着那郁郁葱葱的绿,赏着那水木清华的美,悄然间,产生了“大绿美”新理念融入一个城市的绿美建设的一些粗浅思考。
近年来,云南省多个地市绿化美化行动的部署中,坚持设计、规划、建设、管理四位一体思路,以增绿升级为主线,围绕绿美、特色、宜居、韧性等设计方向,出彩出圈地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景观优美、品类丰富、幸福宜居的绿美园林景观及绿美城市风景带,给力打造绿美城市建设的大文旅品牌,成功缔造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实践中,云南坚持项目为王,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不断完善“1+3+7+X”城乡绿化美化政策体系,在城镇和社区,共建共享“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如昆明市主城区,围绕“世界春城花都”的城市形象来规划部署绿园、绿道、绿地等建设;如丽江市古城区,以花为媒,突出区域文旅特色,打造“田园牧歌花满城”的浪漫之城;再如普达措,坚持守土护绿为王,缔造了一个真正没有受到污染的桃源胜地、最后一片净土上的童话森林。他们在植树造林、绿化美化中很科学地用全面观点谋划、用系统思维指导、用发展眼光推行,体现了云南绿美建设的前瞻性及合理性。
云南的景区、庭院的“小绿美”建设,尤其是昆明、迪庆(香格里拉)等地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方面,除了政府主导作用外,还依靠了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力量,充分引导社会群众的支持,变一个积极性为多个积极性,成功普及推广了“普遍公民意识”,即全体公民形成共识“绿美是大家的”,如果“不绿美”,那整治成本将浪费纳税人自己的钱、将关系到大家切身利益,此项举措使绿美建设工作事半功倍。
放眼湛江,从2015年创卫成功以来,尤其是2021年底湛江正式提出打造“红树林之城”后,市容市貌、生态环境、市民文明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现在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当前是国内外广享美誉的海滨城市。但是随着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超大单位大机构等接续进驻湛江,势必对社会生态环境、生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应把绿美湛江建设看作一种生产力,把绿美湛江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所在。要不断培育港城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尤其是我们的“红树林之城”建设中的绿美文化及鲜美湛江新概念。
所谓的“大绿美”,笔者认为应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小绿美。比如分片分圈的植树造林、园林绿美、庭院景观、民宿绿美提升、百千万工程示范项目及点面等,这是基础性内容;二是美学战略。在传统种树基础上融入绿美园林景观的美学思维与规划战略,强调植绿与美感融合相衬相生,要考虑融入在地域、文化、自然、人工、生态等多方面综合的美学元素,杜绝“有绿化没文化”;三是大文旅格局。利用绿美湛江建设的优质资源倾斜与发展契机,将种树及花草培植规划好、设计好,蜕变成绿美生态圈、网红打卡点、大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出圈地等,让一片片一圈圈的绿树红花环抱着整个城市,让港城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对于旅客,在给力助推高品质服务的“吃、住、行”后,适时着力提升“游、购、娱”的消费力。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特色民宿、美丽庭院等客栈遵循“绿色、自然、环保、乡土、特色”理念,按照“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绿化美化”的要求,打造一大批布局合理、环境整洁、风貌优美、家风文明、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租赁的院落空间;如果我们的公园、道路两侧、海岸滩边等地流畅的在草、花、灌、乔、木等种植搭配方面,形成层层递进、错落有致的五重景观(五维景观),构造出成片成线的大红、大绿或大黄等视觉画面,或别具一格的三面环海的海滨城市特色,一步一景,步移景异,对话自然,近海又亲海,我们一定能成功营造出独具海洋海港风情、绿美元素满满的都市田园风光、集市园林风貌、童话椰林、红树林恋歌等沉浸性体验的绿美景点及绿美效果。
有诗云:“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身处彩云之南,看着那:一山、一水、一田、一溪、一树、一城……你会别有韵趣地从绿与美、田与园之中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诗与远方;感受到那份“风花雪月”的纯静与质朴;感受到那种温润千年的悠然慢生活。让心,回归宁静;让人,回归自然。
当你置身于云南的绿美城市中,试尝过它们的青稞酒、云南玉林泉或扎西葡萄酒;当你在这缺氧不缺信仰的土地上,心头肆意畅快地涌上“诗酒田园”的美好感受;当你在这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尤其是年轻人像勇猛帅气的康巴汉子一样——有“鲜衣怒马、仗剑天涯”的豪情来袭……大文旅综合竞争力和多种业态的交融发展,必将会有量与质的明显提升与改善。
如此这般,这样的绿美建设项目不但有了高颜值,还会有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