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花即是凤凰树上开的花。象凤花语中说的那样,凤凰花的花朵看起来如火焰般,给人以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而一片小叶片为翠绿色,象征着朝气的年轻人群。凤凰花不仅有年轻热烈的寓意,还有涅槃重生的意思,代表重新起航。因此,人们又把它与凤凰涅槃这句成语联系起来,表达不畏失败,勇于探索前进的拼搏精神。
小时候住在老街最高处的一个大院,这里曾是广州湾时期的“市政厅”,除了幢幢精致的法式建筑,大院里还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乔木,既有显示威严的排排塔松,也有表示迎客的行行灯笼花;木瓜、人参果、鸡蛋花这些香花美果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还有一片高大茂密的龙眼林,有的树与树之间可以轻松攀爬过去,树下时常有大人拿着棍子在吓唬着在龙眼树叉枝上攀爬的调皮仔。
在大院这些花草乔木中,我尤其喜爱凤凰花。初时只是喜欢看从凤凰树上掉下的弹簧小虫(后来才认识其学名叫“尺蛾”,是凤凰树的主要害虫)爬行的样子,尽管当时也知道是害虫,却也由此懂得了动物生存的自然现象。后来喜爱凤凰花,是因为60年前一部以湛江优秀女跳水运动员为原型摄制的电影——《女跳水队员》。电影中海滨路、人民南路、湖光岩这些湛江风光、美景,让当时没出过赤坎的我既引以自豪,又成为日后对城市建设感兴趣的起因。但是令我最难忘的画面,还是那一团团、一串串,迎着微风,在篮天下绚丽多彩和充满活力如火焰般的凤凰花。如果说,《女跳水队员》是一部体育题材电影,它还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城市风光片。透过这部风光片,让全国的观众认识了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重点建设的南国港城——湛江。不久,湛江荣获“全国花园城市”的称号,凤凰花应该是功不可没。
第一次观看《女跳水队员》是小学一年级,是学校组织在“友好电影院”(即现在的“百乐殿”)观看,不久又在住处大院的篮球场看过“露天场”。那时,凡有大院或有篮球场的机关,驻军营房和国企大单位,还有一些公共场所,甚至个别村庄都会定时或不定时放映露天电影。每到有露天电影,当晚就像赶集似的热闹,知道消息早的纷纷自带凳子提前“霸位”,去迟的没有位置就会跑到银幕后面去反看电影。记得在市郊跃进中学读高中时,同学们常常结伴跑到几公里远的合流部队营房看露天电影,部队纪律严不让外人在银幕正面队伍中,所以,到部队反看电影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女跳水队员》公映后,在跳水运动历史悠久的湛江更是掀起一波跳水运动热潮。因为母校的老校友郑观志是主角的原型之一,母校也因此成为跳水运动传统学校,笔者二年级第二学期时也被选中入校跳水班,每天下午四点钟后去到赤坎游泳场学习跳水。记得那时笔者还没有懂得游泳,游泳裤也是学着高年级师哥用两条红领巾缝成,可惜,没多久,跳水班因故停办。要不,也说不定笔者也会成为一多跳水健将的。
我爱凤凰花,因为它寓意着朝气和象征着不畏失败,勇于探索前进的拼搏精神。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老家门前也种有两棵凤凰树,现在粉丝们称之为“水花消失树”,寓意婵宝跳水的高超水平。依我看,《女跳水队员》这部电影的情节和湛江风光,应该对纯朴的全家有所影响与启示,凤凰花其实就是婵宝成就的最好诠释。所以,得知海滨宾馆将在大草坪露天放映“原汁原味”的胶片版《女跳水队员》,我发朋友圈留言:看了这部电影,你便知道,为啥婵宝的家门前也栽了两棵凤凰树……
我爱凤凰花,因为凤凰花曾经当选过民国时期的湛江市花。湛江跳水运动历史悠久,上世纪30年代中期,赤坎“聚德楼”的主人王振禄在离聚德楼不远的海边购买了一块海水池塘,改造建成私家海水泳场。香港沦陷后,来到广州湾避难的香港游泳教练江卓周曾在王振禄的私家泳场当教练,由此带来了当时先进的水上运动技术。王振禄的私家泳场除了泳池,还有一座木结构的跳水台,这座木结构的跳水台据传是当时内地首座标准跳水台。
王振禄虽是一名商人,但爱好体育,尤其是水上运动,他时常邀朋友及游泳爱好者一起在自家泳场锻炼、交流和切磋。王振禄大儿子王仁在父亲的影响下也爱上游泳,而且技术很好,1946年,为纪念广州湾光复一周年,湛江市举办了首届水上运动会,王仁获得了跳水比赛的冠军。沧海桑田,昔日王振禄的私家泳场变成现在的赤坎游泳场,在这里,一批又一批的湛江水上健儿走上全国乃至世界赛场,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湛江便涌现了卢森堡、陈观贤、温一静、黄秀娓、郑观志、吴国村等众多国家级跳水名将,2000年后,更培养输送了劳丽诗、何冲、全红蝉等奥运和世界冠军,跳水运动长盛而不衰。
我爱凤凰花,期待着湛江的跳水运动就象凤凰树那样扎根于雷州半岛的广袤红土之中,枝繁叶茂;也期待更多的湛江跳水健儿在世界的比赛中,象凤凰花那样绚丽多彩,扬威赛场,传承湛江跳水运动的辉煌。
金秋是收获的时节,中秋是团圆的时刻,也是好友相聚回味往事与期盼美好的机会。中秋夜那晚,原来应好友之邀拟在海滨宾馆大草坪一起观看馆方精心为市民安排露天放映的《女跳水队员》。可惜,天公不作美,活动因暴雨临时取消。晚上临时起意草了一稿,用文字来回眸凤凰花香飘的画面,以表达我爱凤凰花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