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三元塔成为雷州国庆夜间游玩的“打卡地标”。三元塔公园内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争睹古塔新颜。(10月4日《湛江日报》)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宝藏小众城市”成为了年轻人青睐的目标。与此同时,被带火的还有一个热词——“奔县旅游”。
所谓“奔县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奔着“县”一级的小众旅游目的地去的。“奔县旅游”并非自这个“十一”假期才开始出现,而是一种早有苗头的趋势。如今年“五一”假期中,相关旅行平台的数据也显示,旅游下沉化特点明显,在旅游订单同比增速上:一二线城市小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小于县域市场。在社交平台上,“奔县旅游”持续迎来各种“破圈”,“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城市更有性价比”“去县城感受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等“文旅下沉”概念不断受追捧。而从数据来看,也着实令人惊叹,根据《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全国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42.95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08.27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41.19%、35.18%。
这波“奔县旅游”的潮流风,明显也“吹”到了湛江。在这个“十一”假期,适逢撤县设市三十周年的雷州也迎来了一波文旅“火出圈”。三元塔亮灯、曲街游火爆、非遗打铁花、美食嘉年华……这个“十一”假期雷州文旅产品供给丰富多元,我们可以看到的最大变化,是学会走向市场,加强市场营销思维。同时加强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硬件建设,增强相关商业、服务业配套。无论“三元塔换夜装”还是“曲街神似《繁花》”,这些“爆点”的营造都可以看出在策划上花足了心思,而且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从整体上提升“活力雷州”“千年古城”IP形象。而且,在湛江日报和“雷州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的立体宣传“攻势”下,雷州欢乐游的看点、亮点、爆点在市民游客的社交平台上“刷屏”,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美誉度。
“奔县旅游”的兴盛,不仅是消费者旅游观念转变的生动体现,更是旅游市场结构转型升级的明确信号。历史文化名城雷州,要紧紧抓住这一波机遇,努力成为网友眼中的“宝藏城市”。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深挖独特资源和特色文化,明确县域文旅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为游客提供差异化的、更具性价比的文旅体验。其次,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雷州文化,注重非遗传承和生态保护,保持“来雷州,见一面”的独特性和原真性,不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失望。最后,是要在营销推广、创意表达上狠下功夫。这个假期,“来雷州,见一面”宣传片为雷州文旅吸引了一波大流量。雷州要继续创新在社交平台上的营销推广方法,抓紧创建“雷州文旅”账号品牌,借力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让更大范围的游客“看见”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