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乡村水井

2024-12-01 10:2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黄景隆

水井,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水源之一。饮水思源,我想起了乡下那口水井。

“凿井而饮,引水灌园”“临井汲泉,蒸醴酿酒”,是我们祖先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因此,人们将故土称为“乡井”,把街衢叫作“市井”,将出门在外视为“离乡背井”。我从外出读书到外地工作也有三十多年,也算“离乡背井”之人。前几年从外地调回家乡工作后,有机会常回家看看。最近回到乡下,我特意到水井看看,寻找水井的历史印记。

水井出现之前,人类逐水而居,只能生活于有地表水或泉水的地方,水井的发明,使人类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从我懂事起,我就知道乡村有这口水井,据乡亲们说,水井是村里的生命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村中几百号人,饮用水基本都靠这个井,水井养育了乡村一代又一代的人。

小时候,记得每家每户都储备一个以上的大水缸,每天清晨,大人们便挑着木水桶或铁水桶到水井挑水,挑满大小水缸,每天煮饭、煲开水都用从水井挑回的水,水甘甜可口。

水井不仅保证了村民的生活饮用,还为村民洗衣服等提供方便。小时候,在古井旁,只见村中婶婶们,也用水井的水来洗涤衣服。因水井很满,井水很清,可以当镜子用,一些爱美的姑娘路过水井,忍不住特意到水井口照一照,井口便映出一张张年轻漂亮的脸蛋,惹得上了年纪的婶婶们十分羡慕。

出于好奇心,孩童时代的我,也常常到井旁看看,不仅能看到井口这块“明镜”倒映出来的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还发现井水总是挑不完。前天,乡亲们用了一整天的水,早上我想井水一定半了很多,但是,我看到的井水与前天的几乎一模一样,不仅清澈,而且满盈。

孩童时代的我,总想不明白乡村这口井水为什么用之不竭取之不尽,便问大人,大人总是笑着摸着我的头说,这是先祖留下来的神井,有祖宗护佑我们,所以井水是用不完的。我听了,将信将疑。后来,在村中分校读小学了,我把村中水井的水总是取不完的疑问,向老师提出来,老师在表扬了我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好习惯后,回答了我的问题,老师认为井水之所以取之不尽,是因为以前挖井时,选择了很好的井眼,也即泉水眼,村民挑了井水,泉水眼就会持续补充回来,老师最后补充说,虽然井水够用,但也要节约用水,如果不节约,泉水也有用完的一天。

水井还是村里的“新闻中心”: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中专或者重点中学,谁家的母猪一窝产了20多个猪仔,谁家的儿子在部队表现优秀立功受奖,谁家的孩子成绩优异获得学校奖励……在水井旁洗衣服的大妈大婶中总会听得到。

前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程,为村民们免费安装上了自来水。自此,村中百多户人家都用上了自来水,村中的水井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光荣“退休”。

为了纪念古井对乡村的历史贡献,村民们用新做的一大块水泥盖,把古井口封存起来,并在井沿周边挂了一些彩旗,在古井沿入口处竖了一块“古井”纪念牌,以志后人。

每当回到乡下,看到那块“古井”纪念牌,家乡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家乡的一草一木……犹如放映电影般,在脑海中时时浮现。

穿越时光,乡村水井,不仅仅是一口井,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段乡情的延续,一段美好的记忆,一段美丽的乡愁。那一缕缕浓浓的乡愁,总是情不自禁涌上心田。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李映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港城暖秋亲子乐
  • 滨海揽胜 携手共赢
  • 第五届张树政糖科学奖在湛江揭晓
  • 深江高铁全线首节段钢梁架设完成
  • 民族欢聚 同心同行——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会综述
  • 省属国企选择湛江 携手共赢未来可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