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壳”字,它在甲骨文中长成这样㱿,意思是一个人在敲打一个有皮革的兽鼓。壳怎么会如此有趣呢?
“滴嗒滴嗒”天空中下起了小雨。一个背着蓝色壳的蜗牛缓缓走出来,它就是蓝蜗牛。蓝蜗牛的壳和别的蜗牛的壳一样都是用来躲避危险和休息的。但蓝蜗牛可不这么认为,它说:“我的壳一定还有别的作用!”
“啪——嗒,啪——嗒……”一滴滴晶莹的露珠滚落到绿叶上,声音如风铃般清脆悦耳。“沙——啦,沙——啦……”清风在树林中穿梭中奏出美妙的交响曲。“叭——叭——”金黄的枇杷敲起小鼓,鼓点好带劲!“啊!我的壳可以装下动人的旋律!”蓝蜗牛把自己的壳当成厚厚的碟片,把这些美妙的音符记录下来。
微风轻拂树林,蓝蜗牛脚下的叶子飞了起来。蓝蜗牛高兴地瞪大眼睛看呀看:绿意荡漾的树山,微波粼粼的湖面,金灿灿的稻田,色彩斑斓的花海……“啊!我的壳可以记录这些美好的画面。”蓝蜗牛把自己的壳当成了照相机,咔嚓,咔嚓。
“我的壳好笨重啊!”别的蜗牛抱怨着。
“我的壳好轻巧。”蓝蜗牛笑着说。
“我的壳里阴暗潮湿好灰暗。”
“我的壳里明亮温暖有色彩。”
“不都一样吗?”
蓝蜗牛望望那湛蓝的天空,微微一笑:“还真有点儿不一样呢。”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善于利用自己的特别之处,总能敲出属于自己的“鼓点”,这才是属于我们人生的趣味与精彩。这也是我对于“壳”的另一种理解。
我喜欢汉字,喜欢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智慧。
点评:本文用独特的蜗牛壳视角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乐观的理解。行文中声音、色彩以及画面的呈现,让文字的表现有生动的立体感,拟人的手法里既有动画的趣味又有人生思考的深刻。
指导老师:林燕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