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强化保护与创新,启动繁育运营管护项目

吴阳沙螺芷寮蟹产业化崛起

2025-01-09 15:57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 林明聪

“正月沙螺二月蟹,不羡山珍羡海鲜”,这句自古流传的佳话,生动描绘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吴川吴阳镇的水产盛景。吴阳沙螺和芷寮蟹,这两种生长在鉴江河口与海水交汇处的水产珍品,凭借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鲜美口感,曾为古代朝廷贡品,享誉四方。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鉴江下游筑坝等影响,它们的产量大幅减少,甚至在吴阳镇的餐馆也难觅其踪影。

近年来,吴川市携手多方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启动吴阳沙螺和芷寮蟹繁育运营管护项目,全力推动本地特色美食“产业化崛起”,让消失多年的吴阳沙螺和芷寮蟹重现鉴江口,为吴川打造本土特色美食品牌注入强劲动力。

吴阳沙螺


原产地“吴阳沙螺”有望重回餐桌

2024年12月23日,吴川市农业农村局在吴阳镇沙角旋鉴江出水口开展尖紫蛤(沙螺)增殖放流活动,成功投放120万粒尖紫蛤(沙螺)种苗到鉴江口沙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域.此次投放的沙螺,是吴川吴阳鉴江河口特有品种——吴川沙螺,学名尖紫蛤。上世纪70年代至今,尖紫蛤自然资源量逐步下降,2011年,在鉴江河口成立了尖紫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吴川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士介绍,吴川吴阳沙螺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独具地方特色风味的水产品,其个头大,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因此,养殖吴阳沙螺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动吴川本土特色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吴川市和多方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原产地“吴阳沙螺”有望重回餐桌。2022年,吴川市在尖紫蛤(沙螺)种苗繁育基地启动尖紫蛤(沙螺)繁育运营管护项目,由广东海洋大学和中农国际农业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经过亲贝培育、规模化人工育苗和人工养殖三个阶段,成功培育出大批量的尖紫蛤(沙螺)幼苗。2022年12月13日,吴川市农业农村局已在鉴江口尖紫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投放尖紫蛤(沙螺)幼苗110多万粒,帮助恢复沙螺种群数量。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黄海立指出,沙螺的繁育对用水咸度的要求非常苛刻,过咸过淡都会导致死亡。吴川沙螺人工养殖试验成功后,养殖前景非常广阔,对鉴江河口地区养殖品种结构优化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在近岸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和净化方面也有很大的生态意义。另外,沙螺以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作为饵料,这对近岸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和净化方面具有生态意义。

芷寮蟹


芷寮蟹从濒临绝迹到产业化重生

与吴阳沙螺齐名的,还有吴阳芷寮蟹。芷寮蟹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因为这种螃蟹的肉质极其鲜美,并有特有的“顶角膏”。打开芷寮蟹的蟹壳,可见一层蛋黄色的蟹膏覆盖在雪白的蟹肉上。煮熟后,蟹肉雪白,蟹膏金黄,入口鲜美嫩滑,回味无穷。秋后之蟹,不但长得肥大,硬壳底下还会长出一层软壳,不但蟹肉蟹黄味美可口,那层软壳更脍炙人口,令人百吃不厌。据了解,芷寮蟹在宋代已列入水产珍品,明清两朝更被多个古籍列入“天下名蟳(蟹的古称)”,在我国首次水产品评比中获蟹类第二名。

鉴江出海口的吴川吴阳镇芷寮村,曾是芷寮蟹主产地。据吴阳镇芷寮村原支部书记林瑞沂回忆,在围海造田之前,鉴江出海口一带由于咸淡水交界,水中浮游生物丰富,养分充足,除芷寮蟹外,还有沙螺、虾蛋、禾虫等各类生物。这里曾是渔港之区,有1000多条疍家船泊在这里,一到晚上各船“围尾灯”闪烁,蔚为壮观!

1975年,芷寮蟹就几乎绝迹了。从20年前开始,吴阳人就不断尝试从偶获的野生蟹中育苗,但均难达到产业化养殖的要求。

幸运的是,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首批恢复量产的吴阳芷寮蟹即将走上餐桌。据吴川市创富养殖科技基地的芷寮蟹项目倡导人陈先生表示,通过跨地域技术合作,在粤东技术合作方基地首批量产的芷寮蟹,至今已生长五个月,还有一个月便可出栏,各项数据显示,只要管理得当,芷寮蟹完全可能达到顶级膏蟹的“黄油蟹”指标。

陈先生透露,首次量产成功后,将整套养殖技术转移回吴阳镇,包括为吴阳量身定造的集装箱精养螃蟹技术。届时,芷寮蟹将在鉴江口各镇产业化重现,为家乡人带来正宗地道的美食享受,为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动“美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市面也有所谓的吴阳沙螺、芷寮蟹,但多为广西等地的人工养殖,真正生长在鉴江河口与海水交汇的吴阳沙螺、芷寮蟹极少。”吴川饮食从业人员杨先生说,吴阳沙螺、芷寮蟹走上产业化的重生之路,有望提升吴川美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品尝,带动当地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吴川市本土文史专家、广东省级非遗“年例”代表性传承人凌生指出,将吴阳沙螺、芷寮蟹等地方美食打造成大品牌,塑造家乡“美食名片”至关重要。他认为,美食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推动吴川特色美食发展,关键在于走出品牌化、集群化的本土特色路径。

“保护本土珍稀名品,并非朝夕之功,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凌生认为,吴川吴阳沙螺和芷寮蟹重现鉴江口,走上“产业化崛起”之路,值得期待。他指出,吴川市应继续加大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方面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保护能力,为沙螺与芷寮蟹的生长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

“原产地吴阳沙螺、芷寮蟹有望重回餐桌,值得关注和期待,”驻吴川的湛江市人大代表林壮锦表示,美食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应大力推动“美食+”产业发展。当下,以美食为媒已成为各地推动旅游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吴川美食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城市知名度和区位价值不断提升,推动“美食+”产业发展,吴川潜力巨大。

林壮锦建议,吴川应强化规划引导,探索“美食+”本地路径,以产业发展思维推动美食业壮大,带动关联产业;出台扶持政策,统筹美食相关产业发展;利用美食文化资源,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举办美食节等活动提升知名度;与餐饮企业合作,丰富游客美食体验;各部门联动,政企合力,发挥吴川优势,做强特色美食与文旅品牌,推动“美食+”产业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吴川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士表示,吴川将加大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方面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保护能力。同时,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推动相关产品养殖技术的不断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让吴阳沙螺与芷寮蟹真正成为吴川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春运期间,琼州海峡实行“全预约过海”
  • 渔港公园迎春大型鲜花造型上新
  • 教育、交警部门联合开展涉学生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专项整顿行动
  • “肥娟小吃”火爆的背后:友爱待人“出路”在 诚信经营“流量”来
  • 坡头区:抓好典型镇村建设 以点带面出新彩
  • 湛江市青年农创项目大赛收官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