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麻章三宝”IP该如何突围?

2025-04-12 09:0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龙飞腾

4月10日上午,“绿美麻章展新姿,IP赋能‘百千万’”——2025麻章区特色IP形象发布会举办,推出“麻小章”“麻小竹”“麻小傩”三个特色IP形象。(4月11日《湛江日报》)

城市是需要经营的,而经营方式是多元的,更应是与时俱进、应时而动的。在“流量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一座城市想在众多兄弟城市中脱颖而出,打造“城市IP”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日前,麻章区推出“三宝”——“麻小章”“麻小竹”“麻小傩”三个特色IP形象。这不仅是一次创意设计的成果展示,更是区域发展战略思维的深刻转变——当城市竞争进入品牌化、IP化的新阶段,麻章已经思考并开始探索:如何以文化符号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简单地说,“城市IP”就是一地的“形象代言”。只要是能讲好城市故事、彰显城市魅力和独特气质的元素,都有成为“城市IP”的潜质和可能。不同于单纯的视觉符号,优质“城市IP”通过具象化的表达,可以把地域文化基因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播的情感触点,从而“打动”游客、带动“流量”。具体到“麻章三宝”,分别对应红树林生态、富贵竹产业与傩舞民俗文化,这种“生态+产业+非遗”的组合,精准展示了麻章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吸引力。其中最大的创新亮点,在于构建了“文化解码—创意转化—价值输出”的完整链条。麻章从本土特色资源中提炼核心元素,通过设计大赛汇聚社会智慧,再经专业评审与大众投票确保传播适配性,这一过程本质上是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更值得关注的是,麻章将塑造“城市IP”纳入“百千万工程”,明确提出推动IP在文旅场景的落地应用,令人对其建立“城市IP”与实体经济的连接点充满期待。

放眼各地,“城市IP”的打造如火如荼,不断吸引越来越多地方竞相“入局”。但另一边厢,同时又有越来越多已经被打造出来的“城市IP”被“闲置”。例如,打造出来的“城市IP”因与当地“气质”不符,草草“登台”就不再“亮相”;或者,只追求短期热度,“城市IP”昙花一现带一波“流量”之后,又变得“水静鹅飞”……究其原因,一方面,有的“城市IP”与城市的契合度不够高,没有紧紧围绕城市特质和优势“量身定制、量体裁衣”;另一方面,则是把“城市IP”当成了花瓶,陷入“重设计轻运营”的困局。“城市IP”不应只是停留在宣传海报上的形象,而应成为串联文化消费、旅游体验、商业合作的价值枢纽,这应当成为一种共识。

“城市IP”的终极价值,在于构建可持续的文化竞争力。当“麻章三宝”走出发布会现场,如何让其持续产生影响力,找到一条“适用”之路,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运营智慧。未来,麻章需在IP内容持续产出、商业生态构建、跨界联动等方面发力,既要拓展“应用场景”,又要找准“流量入口”,通过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媒介,实现从地域符号到网民记忆的跨越,让“三宝”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尤其是,如何利用“城市IP”赋能“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彰显城市品牌、吸引人才集聚、提升城市“热度”,更应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好好研究。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扬帆起航!湛江市2025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启动仪式在徐闻港举行
  • 深圳⇋湛江航线重启  大湾区空中通道再添活力
  • 岭师新文科实验室建设研讨会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举办
  • 两大世界地质公园获批
  • 湛江湾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及动工系列活动举行
  •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复排版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亮相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