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17日《湛江日报》报道:赤坎区寸金街道认真听取群众呼声,下大力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建立常态化机制,让辖区卫生治理有序。
寸金街道勇于面对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推进解决。如将辖区内原来露天投放点位改造升级为垃圾分类亭,化解垃圾堆积难题;增设建设垃圾投放点、垃圾收集亭,解决居民垃圾投放难题。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百姓的生活环境,关系到节约利用资源,关系到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垃圾分类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市民的文明程度;垃圾分类也像一把尺子,衡量出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垃圾分类牵动着民生民情,涉及每家每户利益。湛江一直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但各地发展不平衡。寸金街道的做法就很好,发现问题立马改,攻克难点动真格,抓好关节点见成效。各社区村镇应学习借鉴,建立更多科学适用、整齐划一的投放点;要有完整的配套设施,强化全流程分类,突出处理好厨余垃圾。要用人性化的管理促进市民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习惯,担当共同责任。
乱扔乱放的垃圾不仅影响生活环境,更危及居民身体健康。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影响市民生活和城市形象。从“随手扔”变成“随手分”,文明行为的养成注定是一场与旧习惯的拉锯战,要引导市民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建绿色环保美丽湛江。主流媒体要加大对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对不文明的乱扔垃圾行为要及时曝光,强力监督。
垃圾分类,需要每家每户努力付出,最是考验信心和耐心。只有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才能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从被规范被要求变为高度自觉自愿,垃圾分类就不再是一种负担。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任何流程出现问题,都会消解实际效果。因此,需要多方合力,共同促进。要以制度约束提升居民自律性,以长效机制加强系统化管理。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工程,前端分类不合理,就会增加收运处理负担,降低资源回收率;中端收运衔接不畅,就会出现垃圾混运、外溢等问题。只有环环相扣,才能形成垃圾分类处理到位、回收利用有效的良性循环。
只有千家万户共同努力,把垃圾分类的规定动作做好,才能打赢垃圾分类持久战,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让绿色新风滋养更多家庭,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幸福生活增长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