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水乡的诗意

2025-04-18 09:4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肖景文

江南,那片被诗意与柔情浸润的土地,总在心底种下一抹向往,水乡的灵动与温婉,如同古老的诗篇,轻轻叩响心门。而临平的五杭古镇,恰似一颗隐匿在江南烟雨中的明珠,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吸引无数旅人奔赴,探寻梦中的水乡模样。

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踏入五杭古镇。一入镇,悠悠古韵便如潮水般将我包裹。彼时,阳光透过斑驳的枝叶,洒下细碎的光影,为古镇铺上一层梦幻的金纱。还未寻到美食的踪迹,那空气中弥漫的烟火气息,已勾动了我的馋虫。走进一家餐馆,品尝着地道的江南菜肴,每一口都裹挟着水乡特有的温柔与细腻,令人唇齿留香,肚饱之后仍觉意犹未尽,那独特的风味,在记忆中久久回荡。

五杭虽地域不大,却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传统文化在这里蓬勃生长。漫步其间,仿若能听见历史的跫音。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率众人乘船抵达这片汪洋之地。他们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成功登岸治理水患,“禹航”之名便由此而来,后因方言谐音,化作如今的“五杭”。为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镇南建起了大禹王庙,每至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大禹生日,各地朝奉者纷至沓来,人们虔诚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镇依傍京杭大运河而生,周边河港纵横交错,水系如灵动的脉络贯穿其中。庙后漾边,一条千米便道蜿蜒通向寺庙,沿途风光如画。河里鱼虾鳝贝自在游弋,驳船、游船往来穿梭,船上游客的欢声笑语,与潺潺流水声交织成一曲欢快的乐章,满是生活的蓬勃朝气。

五杭的人文气息浓厚,历朝历代文人辈出。古镇上,范姓与沈姓人家后裔众多,不乏达官显贵。清朝的沈近思,谥号“端恪”,早年在杭州出家,后还俗科举,高中进士,官至左都御史。他为官期间,造福五杭百姓,至今仍被人们铭记传颂,沈家也因此成为当地名门望族,为古镇添上一抹厚重的历史色彩。

老街与老桥,是五杭的历史脉络。穿梭在大街小巷,万寿桥、锦登桥、兴国桥、富民桥等古桥横跨河滨,每一座都饱经岁月洗礼,承载着往昔的故事。镇中的锦登桥,名字取自《诗经》,诗意悠长;玉露桥上,杜甫的“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镌刻其上,墨香与桥韵交融,为古镇增添了几分文化的韵味。

怀着悠然的心境,我踱步于古镇老宅间。清一色的琉璃嵌瓦、马头墙,尽显明清建筑的典雅风格。走进那声名远扬的高家大院,庭院深深,繁花似锦,阳光倾洒,花瓣熠熠生辉,人于其中,仿若误入仙境。这般富丽堂皇的建筑,无疑是古镇最耀眼的明珠,彰显着五杭往昔的繁华。

临近中午,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羊肉香。寻香而去,只见餐馆内高朋满座。我与友人赶忙落座,品尝这正宗的五杭羊肉,鲜嫩的肉质、醇厚的汤汁,瞬间点燃味蕾,成为此次旅程中难忘的舌尖记忆。

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打造五杭古镇,提升旅游文化品质。如今,街道两旁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农居小店与鳞次栉比的现代楼厦相映成趣,古今交融,让五杭愈发独具魅力。

五杭,这片充满诗意与温情的水乡古镇,是心灵的归处,是梦中的原乡。它以温婉的姿态,静候每一位旅人前来,探寻水乡的柔情,追寻心中的美好梦想。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从黎湛铁路到“五龙入湛”——铁轨延伸绘宏图 湛江逐梦向新程
  • 从“跳水之乡”到“水上运动之城”,湛江打造文旅新IP
  • 2025廉江家电春季(广州)博览会落幕 现场签订近2亿元订单
  • 湛江市湖光中心小学《小湛同学》小记者站成立
  • 雷州女大学生放弃舒适城市生活回乡种植千亩凤梨
  • 湛江参展企业“秀”实力 广交会首日“揽客”收获丰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