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公是我们家的远亲,现住在大城市。听说解放前,舅公的世家是大富人家。20世纪50年代初,幼年时期的舅公为了“逃命”,寄住在我爷爷家。舅公年龄与父亲相仿,那段时光,他俩一起生活,建立了深情厚谊。50年代末,舅公“转”到大城市,自此与父亲分别。后来,舅公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慢慢发展了起来。
父亲有过多次跟随舅公到大城市谋生发展的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成家后,父亲在生活和经济上遇到困难,在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总会找舅公帮助。
父亲从舅公家回来,常会满载而归。他带回很多吃的、穿的、用的,全是我没见识过的“城市货”。
这次“失踪”回家后,父亲带回来一个小小的高压锅,这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高压锅是农村的稀罕物,与高压锅配套使用的煤气灶和煤气更是。听父亲说,用高压锅煮东西熟得快,水煮开后,锅盖上面的安全阀就会不停地打转,且一边嘁、嘁、嘁响个不停,一边不停地喷着气。末了,父亲得意补充说:“高压锅煮饭,饭特别香,特别好吃”。——想必父亲在舅公家吃过高压锅煮的饭。
父亲接着给我们讲起有关高压锅的知识。首先,父亲向我们介绍高压锅的构成:它由锅身、锅盖、易熔片、放气孔、安全阀和密封胶圈等组成。听完父亲的介绍,我心里想:大城市人用的锅也太复杂了吧,不像我们家的锅,一个锅身、锅底和一个锅盖,多简单。接着,父亲似懂非懂地说起高压锅的工作原理:高压锅把水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大气压、沸点什么的……反正就这样高压锅内部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饭就容易熟得快了……
什么水蒸气、大气压的听得我一头雾水。我感觉到父亲去了一趟大城市回来变得很不一般了,变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大男人!我对父亲肃然起敬起来。
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央求父亲用高压锅给我们煮一次饭,让大家尝一尝高压锅饭的味道。看到我们嘴馋的表情,父亲有点勉强地说:“没问题。”旁边的母亲,闻言后默不作声。
“我们没有煤气烧怎么办?”妹妹担心柴烧会熏黑高压锅,不禁问道。父亲很淡定,半开玩笑的说:“没关系,木柴烧黑了锅底,锅底就会增加一层炭灰保护,下次再烧的话就会得到双层保护。”父亲的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扑通”一声,父亲轻巧地打开锅盖,准备放米的时候,愣了一下,“一家人吃饭,该放多少米合适?”母亲看出父亲的窘迫,却仍不吱声,任由父亲自由发挥。放米、洗米,父亲的动作看起来是那么的不熟练!放水入锅后,将要盖锅的时候,母亲果断出手,从锅里捞出一大瓢水。很明显,父亲将水放多了。此时表情羞答的父亲,用力地关好锅盖,上好安全阀,把高压锅往柴灶上一放,说:“今天我们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大胆创新,柴烧高压锅煮饭,柴烧的味道才更接地气,更有人间烟火味!”
柴火烧得很大,不一会儿,银灰色的高压锅被烧黑了。多么漂亮的高压锅,多可惜啊!父亲坐在柴灶前,我们围在父亲身边,父亲不断的往柴灶里添加木柴,柴火越烧越旺。一会儿工夫,锅盖上安全阀果然转动了起来,接着听到嘁、嘁、嘁的声响,我们都感到很神奇,看得津津有味,同时也担心,高压锅会爆炸吗?安全阀转得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热腾腾的水汽不断的喷出来……紧接着一阵阵浓郁的米香味扑鼻而来,好香哩。那天,我们一家人围在柴炉边,美美地吃了一顿由父亲用高压锅煮的香饭。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我们兄妹3人都成了家,父母亲也逐渐年迈,但父亲为我们煮的高压锅香饭使我们永生难忘。
多年后的一次,我们兄妹3人携儿带女回老家看望父母亲。在聊天中,母亲向我们提起那年父亲为什么找舅公,以及为何缘由父亲煮高压锅饭的事。我们兄妹知晓真相后,面面相觑,会意一笑,不约而同地朝父亲望去……此时,满脸慈祥的老父亲正巧迎上我们的眼光,他腼腆得像一个稚气的孩子,一会便微微低下了头。
那餐饱含父亲深情的香饭,让老家的温暖永远弥漫在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