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AI赋能牡丹经济链 数字霓裳舞动黄河岸

——“百家党媒菏泽行”见证数字转型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

2025-05-11 09:0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湛江日报记者梁华 图/菏泽日报提供

人潮熙攘,共赴花约。

眼下的“中国牡丹之都”山东菏泽,芍药花海继牡丹之后翻涌着粉色浪潮。在盛世芍花智慧农业基地,无人机群掠过花田,实时传回3D生长数据;带货主播身着汉服,在盛放的芍药丛中直播下单。这场数字与传统的交响,正是近日举行的2025“AI赋能·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暨“百家党媒菏泽行”活动的生动注脚。

双生花语:

一朵牡丹绽放百亿健康图景

从牡丹“一枝独秀”到牡丹芍药“双花竞艳”,菏泽凭借一朵花撬动了百亿级产业链。

牡丹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根可入药,籽可榨油,蕊可制茶,瓣可提露,兼具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在尧舜牡丹生物科技车间,工业机器人正为牡丹籽油胶囊穿上“智能外衣”——每粒胶囊的溯源码记录着种植经纬度、采摘时温湿度等48项数据。展厅内,3D打印的牡丹细胞组织在培养皿中缓缓舒展,研发人员介绍:“这是全球首个牡丹干细胞提取项目,未来可应用于抗衰老领域。”

与会嘉宾考察菏泽花卉产业。

从花蕊茶到面膜精华,从籽油胶囊到文创盲盒,菏泽牡丹完成从“园中花”到“链上品”的蜕变。更令人惊叹的是芍药产业的“数字逆袭”:盛世芍花基地的智能温室里,传感器实时调节光照强度,让芍药鲜切花采收期延长40天。4月26日开通的鲜花全货机航线,让凌晨采摘的芍药中午就能现身国外花店。

 与会嘉宾考察花蕊茶等衍生产品。

在稻香村非遗工坊,AI营养师与老师傅联手改造的牡丹鲜花饼,成为菏泽牡丹节的爆款伴手礼。而虚拟偶像“丹萌萌”的九色汉服造型,正在元宇宙展厅向全球客商讲述牡丹故事。

以花为媒,以花兴城。2024年,菏泽牡丹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带动就业50万人,完成了从“富贵之花”到“富民之花”的蜕变。

嘉宾体验AI汉服换装。

霓裳焕新:

汉服产业链舞动AI翅膀

凌晨时分,曹县有爱共创基地依然灯火通明。AI设计系统正根据抖音热榜数据,自动生成十二生肖主题汉服图样;隔壁智能工厂的机械臂精准刺绣,将数字图纸转化为实体霓裳。主播们身着新装,在环形补光灯下轻盈转身:“家人们看这款马面裙,3D立体剪裁贴合亚洲身形……”

 各式汉服在灯光下流光溢彩。

这个曾以演出服闻名的县城,如今手握汉服产业“三件套”——AI设计师、云端智造厂、24小时直播矩阵。展厅里,人民政协网大数据部主任隋国荣轻触全息投影,一件虚拟汉服瞬间分解出38道生产工序。“从设计到出货仅需72小时,传统作坊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工序,现在AI全流程提速30倍。”

数据显示,曹县汉服企业突破2700家,2024年销售额达120亿元,包揽全国半数市场份额。

参观鄄城县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

黄河新篇:

AI绘就滩区幸福底色

鄄城县旧城镇的黄河滩区迁建展览馆,AR技术重现着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汹涌的黄河水冲破堤坝,与如今白墙青瓦的六合新村形成时空对话。在六合新村搬迁社区,张大姐边操作自动裁边机边感慨:“以前黄河发水要抢收布料,现在手机接单、机器裁剪,日子比牡丹还红火。”

黄河滩区绽新颜。

菏泽沿黄乡镇的智慧农业云平台上,15万亩特色作物化作跳动的数据流。村干部轻点屏幕,5G慢直播立即显示滩区民宿的实时客流:“周末要接待3个研学团,AI导游系统已生成6条定制路线。”在搬迁社区医疗站,菏泽医专的AI诊疗车正在问诊,5G系统直连北京专家库。

菏泽芍药惊艳嘉宾。

 菏泽以花兴城,绽放“富民之花”。

智媒共振:

AI重构新闻生产新范式

2025世界牡丹大会数字牡丹艺术主题展《东方绽放》,在2025菏泽牡丹节会期间精彩亮相,向世界递出一张全新的文化名片。

在菏泽媒体创新工坊,北京师范大学的“AI策划官”系统正在改写新闻生产逻辑:输入“牡丹产业”关键词,瞬间生成12个报道角度、38个采访对象建议。“这个智能采访本可以实时转译8国语言,还能分析受访者微表情。”中国日报社刘颋演示的采编黑科技,引发同行阵阵惊叹。

夜幕降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的AI诊疗车驶入六合新村,5G远程问诊系统连通北京三甲医院专家。工作人员演示着智能针灸机器人:“这套系统能记录10万例中医脉象数据,让传统医术插上AI翅膀。”

当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与产业数字化转型相遇,必将催生新时代的传播伟力。中国报业协会副理事长潘梅表示,菏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借助AI赋能,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丰富素材,搭建了广阔舞台。本次活动系统解析AI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实践,分享AI赋能报业转型的成功案例,共同探讨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并在调研中感受这片热土改革创新的时代脉搏。

离别的航班划过天际,媒体人的镜头里存留着双重镜像:曹县汉服产业园的霓裳与代码齐飞,黄河新村的炊烟共数据一色。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正以AI为笔,在黄河流域生态画卷上书写着传统产业转型的菏泽范式。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李映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中科炼化港口投用五周年吞吐量破4000万吨
  • 我市举办2025年“红十字博爱周”主题宣传活动
  • 国内超大直径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 雷州菠萝丰收季节:田间菠萝飘香,果农喜笑颜开
  • 476组!湛江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2025届毕业作品展启幕
  • 湛江市委老干部局与湛江日报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